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模式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0:40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1天前

美国的世界级管理大师杜拉克在其名著《巨变时代的管理》一书中指出,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出现了一个新的工作者群体,即"知识工作者";他们与以往的资本经济时代的劳动者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即他自身掌握着部分生产工具知识,而不象传统的劳动者一无所有,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模式。

  我认为,杜拉克的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根本特点。由这一特点所决定,知识经济时代资本家与知识工作者的关系,已不再是纯粹的雇佣者与被雇佣者的关系,而是有着不同程度的"合伙人"关系。特别是在电脑软件、咨询顾问、策划设计等行业,这种"合伙人"关系更加明显。人们认为,当今世界正在进入"智慧家"将要与"资本家"平起平坐的时代;智慧家拥有过人的经营智慧或管理智慧或研究开发智慧,其大脑无异于一座金矿。在国内特别是深圳的一些企业如华为,甚至打出了"知本主义"的旗号,即把知识转化为认股权、股利和红利。在股权安排上,让最有才能的人拥有重要股权。

  不仅如此,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方式也要相应而变。根据杜拉克所说,由知识型工作者组成的现代组织,已不再是老板和下属的关系,而是一种团队式的、平等的关系。管理者在这种团队中的工作已不再是命令,而是激励。知识型工作者不象传统的工人那样受到机器的支配,容易受到有效的监督。相反,机器(如电脑)在知识型工作者手里能出产什么产品,以及出产什么质量、什么档次的产品,几乎完全取决于知识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管理论文《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模式》。离开知识型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机器就是一对废铁。知识型工作者由于自身掌握一种生产工具即知识,因而比传统的劳动者拥有更大的独立性、灵活性、自由性,而且他很容?quot;跳槽";而他的位置并不象传统的劳动者那样容易替补。知识型工作者的"跳槽"往往给企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他离开公司,受损失的.不是个人,而是公司自己。因为知识型工作者往往是组织中某一领域的权威人士,否则他就是无用的。组织付给员工工资并不能得到他们的忠心,关键是要给他们提供运用知识的机会,使其价值得到实现。对于知识型工作者的劳动,既不好实行计件管理,又不好实行计时管理;既不好光靠高薪高职?quot;购买",又不能仅用"哥们意气"去笼络;既要给他们提供比较优越、宽松的工作空间,使他们能不受打扰地、自由地从事创造性劳动;又不能放手不管,不加引导,因为即使他们确实整日都在为公司的事情冥思苦想,没有正确引导,没有良好情绪,也难以激发灵感……由此可见,"知识经济下的人力资源开发",实在是一门崭新而艰巨的课题。

  我们要主动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特点,彻底破除"官本位"观念,建立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行政管理制度,尤其是人事管理制度。比如说,传统企业对所有的员工都按其所担任的行政职务给予待遇,就是一种对于知识型工作者缺乏吸引力、无法激发其积极性、甚至使其时感屈辱、带有浓厚的"官本位"色彩、不利于鼓励知识型工作者安心从事精神性创造工作的陈旧制度;传统企业对所有的员工都实行同样的考勤制度、坐班制度,就是一种不适合知识型工作者的工作特点、极大地降低其工作效率、尤其是极大地制约其创造性发挥的陈旧制度。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