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与实务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最早的货币是( A )。
A.贝
B.金
C.银
D.铜
2. 最早的货币形态是( A A.实物货币 B.金属货币 3.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是( A
A.发行政府债券
B.向商业银行短期借款
C.向商业银行长期借款
)
C.存款货币D.纸币
D.自愿捐助
4. 现代经济制度下商业信用的规范形式应该是( D )
A.口头信用 B.挂账信用 C.强制信用 D.票据信用
5.外汇资产中的“纸黄金”指的是( A )。
A.特别提款权
B.银行存款凭证
C.债券
D.股票
6.本币贬值一般会引起该国( D )。
A.出口减少
B.进口增加
C.税收减少
D.物价上涨
7.资金筹集是以下哪种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 A )。
A.发行市场
B.流通市场
C.外汇市场
D.票据市场
8.货币市场上的金融工具最长期限是( D )。
A.10天
B.1天
C.1个月
D.1年
9.某-时点上基金资产的总市值扣除负债后的余额是( A )。
A.基金净值
B.单位净值
C.基金价格
D.基金收益
10.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最早具有的基本功能是( B)。
A.价格发现功能
B.套期保值功能
C.投机获利手段
D.高杠杆性
11.最大诚信原则的推行最早始于( C )
A.责任保险 B.人身保险 C.海上保险 D.信用保证保险
12.保险中的近因是指在保险标的损失中( D )
A.起非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B.距离最短的因素
C.时间最近的因素 D.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13.下列不属于货币市场的是( C )
A.商业票据市场 B.国库券市场 C.股票市场 D.回购市场
14.金融市场参与者权衡风险与收益后获得的满足被称为( D )
A.价值 B.价格 C.效益 D.效用
15.我国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方式主要是( A )
A.公开发行 B.不公开发行 C.折价发行 D.平价发行
16.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是( C )
A.收支记账 B.单式簿记 C.复式簿记 D.平衡簿记
17.货币供应量是银行体系供给的( B )
A.债权总量 B.债务总量 C.资产总量 D.业务总量
18.由消费膨胀导致的持续性物价上涨属于( A )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C.结构失衡型通货膨胀 D.心理预期型通货膨胀
19.财政政策的透明度与货币政策相比可看出( C )
A.二者不可比 B.二者相同
C.财政政策的透明度较高 D.财政政策的透明度较低
20.作为货币供应总闸门的金融机构是( B )
A.商业银行 B.中央银行 C.投资银行 11.期货合约的特点不包括(D
A.在交易所内交易
B.流动性强
C.采取盯市原则
D.保证金额高
2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 A )。
A.成员国认缴的基金份额
B.通过资金运用取得的利息
C.某些成员国认缴的特种基金
D.储蓄银行
D.向官方和市场的借贷
22.商业银行获得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是其( A )。
A.负债业务
B.资产业务
C.表外业务
D.存款业务
23.下列属于保险的基本职能的是( A.创造流动性
B.增加安全性
C.增加盈利
D.分散风险
24.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的原理是(B)
A.单式簿记原理
D )。
B.复式簿记记账原理
C.单式和复式簿记原理
D.以上均不是
25.金本位制下汇价决定的基本依据是( C )
A.货币的对内价值 B.物价水平 C.铸币平价 D.货币政策
26.间接融资中的核心中介机构是( A )
A.商业银行 B.证券公司 C.做市商 D.保险公司
27.信用活动中货币执行的主要职能是( B )
A.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 D.贮藏手段
28.公定利率的决定主体是( D )
A.政府 B.中央银行 C.市场 D.行业自律组织
29.中央银行保管外汇、黄金储备体现的职能是( D )
A.发行的银行 B.银行的银行 C.监管的银行 D.国家的银行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人民银行在确定利率总水平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ABCD, )
A.市场物价总水平 B.国有企业利息承受能力 C.银行利润
D.社会资金总供求状况 E.公众的预期
2.中国目前的政策性银行包括( CDE )
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银行 C.国家开发银行
D.中国进出口银行 E.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3.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 ABCD )
A.保险公司 B.基金公司 C.信托投资公司
D.投资银行 E.商业银行
4.动产信托与抵押贷款的区别主要是( ABCD )
A.目的不同 B.财产范围不同 C.产权转移方式不同
D.财产管理方式不同 E.财产收益不同
5.属于不动产信托业务的有( ABCDE )
A.房屋信托 B.土地执业信托 C.房地产经租管理信托
D.发行不动产债券信托 E.发行不动产分割证信托
6.理赔管理的基本内容有( BCE, )
A.保险标的管理 B.损失核定管理 C.责任审定管理
D.理赔人员管理 E.损余物资管理
7.承保管理的基本原则有( ADE )
A.保险费率使用合理 B.承保规模适度 C.风险评估得当
D.危险应当分散 E.承保面应当广泛
8.传统的金融工具包括( ACE )
A.商业票据 B.认股权证 C.股票 D.期权合约 E.存款单证
9.下列属于1994年人民币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是( CDE )
A.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 B.建立外汇调剂市场 C.实行银行结售汇制
D.汇率并轨 E.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
10.“三来一补”是指( BCDE )
A.来人指导 B.来料加工 C.来样加工 D .来件装配 E.补偿贸易
11.下列属于信用货币的有( CD )
A.实物货币
B.金属货币
C.纸币
D.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
12.商业票据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 A.是一种无因票证
B.可以流通转让
C.是一一种有价票证
D.具有法定的式样与内容
)
13.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中坚持的原则有( ACD )
A.主动性
B.被动性
C.可控性
D.渐进性
14.金融工具的特征包括(ABCD A.期限性
B.流动性
C.风险性
D.收益性
15. 消费信用的方式有( ACDE A.分期付款 B.债券发行 16.债券发行价格包括( ABC )。)
)
C.按揭贷款 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卡透支
D. E.
A.平价发行
B.溢价发行
C.折价发行
D.招标发行
17.我国的政策性银行有( BCD )
A.中国银行
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中国进出口银行
D.国家开发银行
18.保险损失补偿原则规定,保险事故发生后,损失补偿限制包括(BCD
A.以保险费为限
B.以保险金额为限
C.以保险利益为限
D.以实际损失为限
19..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为( ABC )
A.M0
B.M1
C.M2
D.M
20.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优点有( ABC A.可测性强
B.可控性强
C.相关性强
D.抗干扰性强
二、 名词解释题
1.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
所谓“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就是在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所谓良币)必然被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排斥,在价值规律作用下,良币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2.货币制度
是指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等进行的一系列规定。
3.商业信用
是工商企业间以赊销或预付款等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
4.货币的时间价值
指同等金额的货币其现在的价值要大于其未来的价值。利息是货币时间价值的体现。
5.固定利率
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不随市场上货币资金供求状况的变化而相应调整的利率。
6.回购协议
证券持有人在卖出一定数量证券的同时,与证券买入方签订协议,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证券的出售方按约定的价格再将其出售的证券如数赎回。
7.金融衍生工具
指在一定的基础性金融工具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一般表现为一些合约,其价值由作为标的物的基础性金融工具的价格决定。
8.货币需求
在一定的资源制约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和宏观经济运行对执行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货币产生的总需求。货币需求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体,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仅指对现金的需求,也包括了对存款货币的需求。
9.货币供给
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或抽离货币的行为过程。
10.再贴现
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已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再以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进行转让的票据行为。
11.经济范畴中的信用
经济范畴中的信用是指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12.金融衍生工具
是基于或衍生于金融基础产品(如货币、汇率、利率、股票指数等)等的金融工具。
13.货币供给
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或抽离货币的行为过程。
14.货币政策时滞
又称货币政策时差,是指货币政策的实施影响重要经济变量所需要的时间。
三、 简答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试述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基本特点。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基本特点:一是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组成;二是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的;三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管理调控。
2.试述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从2005年7月21日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3.简述布雷达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1)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货币事项进行磋商。
(2)实行黄金—美元本位制,即以黄金为基础并以美元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向会员国提供资金融通,帮助他们调整国际收支不平衡。
(4)取消外汇管制
(5)争取实现国际收支的对称性调节。
4.简述债券投资的风险。
债券投资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而使债券投资者在投资期内不能获得预期收益甚至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按照风险的来源因素不同,债券投资的风险有:利率风险(价格风险)、再投资风险、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违约风险、赎回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5.试分析间接融资的优缺点。
间接融资的优点:灵活便利;分散投资、安全性高;具有规模经济。
间接融资的缺点:由于割裂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从而减少了资金供给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金融机构作为资金供求双方的信用中介,要从其经营服务中获取收益,这相应增加了资金需求者的筹资成本,减少了资金供给者的投资收益。
6.什么是消费信用?大力发展消费信用对经济有什么益处?
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其消费支出的一种信用形式。消费信用的益处:有利于促进消费品的生产与销售,有利于扩大一定时期
内一国的消费需求总量,从而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提升了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及其效用总水平;有利于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推销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
7.利率在经济活动中起哪些作用?
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利率的变动影响个人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分配;利率的变动影响金融资产的价格,进而会影响人们对金融资产的选择;利率的变动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
8.为什么说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加速器?
(1)从投资看,实际利率的提高使企业减少投资,投资减少后,企业的生产规模相应会缩减,雇佣工人的数量将减少,整个社会表现为产出下降,经济萧条,失业增加。
(2)从消费看,物价还会下跌的预期使人们减少即期消费,通货紧缩中,尽管无价的下跌使消费者可以用较低的价格得到同等数量和质量的商品和服务,但是对未来物价还会继续下降的预期促使人们推迟消费,更多进行储蓄。此外,通货紧缩带来的经济衰退使人们的收入减少,金融资产价格下跌,对未来的预期悲观,这也让消费者紧缩开支,减少消费。投资需求不足加上消费需求不足,经济运行进一步陷入衰退,陷入恶性循环。
四、 论述题
1.试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及其作用机理。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其作用机理如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机理:中央银行通过调高或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
响商业银行的存款派生能力,从而达到调节市场货币供给量的目的。当中央银行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需要上缴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数量减少,可自主运用的超额准备金增加,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增加,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增加贷款或投资,引起存款的数倍扩张,市场中货币供给量增加。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机理: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利率主要着眼于短期的供求均衡,中央银行通常会根据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随时调整再帖现利率,用以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进而影响商业银行向社会提供的信用量,以达到调节货币供给量的目的。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机理:中央银行认为应该放松银根时,增加货币供给时,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扩大基础货币供应,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增强其贷放能力;相反,则卖出有价证券,降低贷放能力。
2.试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优缺点。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经济使用的且能对社会的货币信用总量进行调节的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包括: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规定,对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种类的限制,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浮动。其特点:
具有法律强制力,是一种威力强大但不宜常用的政策工具。局限性:(1)对经济的震动太大,不宜轻易采用。(2)对各类银行和不同种类存款的影响不一致。
再贴现率的调整将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从而影响一国的货币供给。再贴现率的变动将对市场利率产生直接的影响,再贴现率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告示效应”。优点:央行可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以防止出现金融恐慌、维护金融安全;再贴现率的高低表明了
央行的货币政策意向,公众可以据此预测未来的经济发展状况。缺点:央行较为被动。这种政策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将决定于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对它的反映;该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受制于商业银行信用规模、票据承兑贴现量以及规范化程度、商业信用行为正常化等因素的制约。
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主动性,中央银行处于主动的地位,其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的规模完全由它自主决定;灵活性,公开市场业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公开市场业务可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政策目标的调整而随时作出逆向的操作;公开性,有利于消除幕后交易;直接性,直接影响货币供给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