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华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基础题库》练习题库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答案

2021-04-30 来源:V品旅游网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

1.巫术说是西方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中影响最大的一种学说。这种理论最早由泰勒提出,建立在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这种观点用实用性来解释艺术的起源,认为在原始人心目中,最初的艺术有着极大的实用功利价值。

2.美术: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和空间艺术。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表达艺术家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3.绘画: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里塑造出静态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象。

4.低控制原则:指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教学时,要创设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尽量少以成人的权威或规范束缚幼儿的艺术活动,让他们自由、充分的体验和表达。

5. 发展性原则:指在进行幼儿美术教学时,要处理好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造成儿童身心的一种可持续发展。

6.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指的是要根据幼儿具体基础和接受能力,区别对待,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好的发展。

7.创造性原则:指教师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要利用美术这种学术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8. 表现论:艺术起源理论“表现论”代表人物:英国诗人雪莱 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基本观点: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现是艺术最重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

9. 意愿画(又称自由画)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有自己独立确定绘画主体和内容,运用所掌握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愿望的一种绘画形式。

10.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应该涵盖学龄前儿童与美术(视觉艺术与操作)之间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包括学前儿童语言的思考、领悟,学前儿童对美术材料的操作游戏,学谦儿童的美术创作过程与作品。 11.象征期:象征期是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一个阶段,约3-5儿童处于此阶段。儿童开始有目的地创造形体,用自创的样式符号(儿童图画中的形象)来尝试表现物体的阶段。

12.命题画:又称主题画,是由教师确定集体绘画的主体与要求,幼儿按照绘画的主题与要求作画。命题画是幼儿园绘画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13.装饰画:是指幼儿运用各种花纹、色彩在各种不同的纸型上对称地、和谐地、有规则地进行美化、装饰的一种绘画形式。

14.粘贴:是幼儿将各种材料用胶粘在纸面上,构成有质感画面的手工活动。

15.对话法:是指在儿童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儿童、美术作品三者之间展开讨论、交流的一种方法。对话法是指导儿童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

16.体验法:是指教师为儿童精心选择、和设计与作品有关的环境、情景,让儿童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活动中,丰富自身感性经验,激发儿童审美主动性的一种方法。

17.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响运动,创造音乐形象,表现感情思想,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音乐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反映,是一种社会审美生活的主观反映。

18.音乐教育:是在学前儿童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进行的,音乐教育的内容是实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目标的的重要中间环节,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歌唱、韵律活动、音乐欣赏活动、音乐游戏、节奏乐等方面。

19.律动:是在音乐伴奏下的韵律活动,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速度等有规律地、反复地做一个动作或一组动作。

20.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的一种有规则的、以发展学前儿童的音乐能力为目标的游戏活动。

21.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是以儿童为主体,以适合儿童垢音乐为客体, 通过教师设计和组织的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使主、客体相互作用,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过程的教育活动。

22.专门的音乐教育活动 :是指由教师根据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专门的时间和空间场地,选择以音乐国主的课题内容和材料,组织全体幼儿参加的活动。其中最常见的是幼儿园的音乐集体教育活动。

23.渗透性的音乐教育活动:是指除专门的音乐教育活动以外,随机、灵活地蕴涵、渗透在儿童的一日生活及其他教育活动之中的丰富多样的、“隐性”的音乐教育活动。

24.教育活动设计: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选择一定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对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方案。

25.社会的音乐教育活动:一般泛指幼儿园和家庭以外的社会其他机构和场所提供的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形式。它包括各种音乐训练班、儿童音乐表演团体、儿童音乐技能大赛、音乐定级考试等多种音乐教育形式,也包括诸如广播、电视、电影等音乐节目、音乐音像制品、各种音乐会等所带来的一定的音乐教育形式。

26.活动目标:是指教师期望活动所达成的教育结果。

27.发展性原则:是指在设计儿童音乐教育活动时,教师必须准确地把握好儿童原有基础和能力水平,并以此为依据着眼于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

28.互动性原则:是指在音乐活动的设计中采用合理而恰当的师幼互动的方式,以真正体现“教师是主导,儿童是主体”的教育原则。

29.整合性原则:是指在设计音乐活动中将不同领域的音乐内容、各种不同的音乐学习方法等作为一个互为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完整体系来看待。 30.差异性原则:是指在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中既要满足全体儿童的一般发展需要,又要考虑到儿童的个体差异,以满足个别儿童的特殊发展需要。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

1.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任务.

(1)使学前儿童喜爱美术活动,保持对美术活动的兴趣;(1.5分)(2)丰富学前儿童术实践经验,建立初步的审美意识;(1.5分)(3)发挥美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学前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2分) 2.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指导原则。

(1)恰当适度地处理操作因素与艺术因素的关系;(1.5分)(2)突出游戏因素和生活因素的地位;(1.5分)(3)强调创造因素的作用。(2分) 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学前儿童教育的一个分支,也是学前儿童美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说,它是借助美术这个学科来实现培养学前儿童的目的。(2分)一是对单纯的、自然的儿童美术教育活动进行认识、指导,使之成为能够促进学前儿童健康和谐发展的活动(1.5分)。二是从学前儿童教育需要出发,以美术为平台、手段,促进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的活动(1.5分)。

4. 美术活动中存在哪些教育因素

(1) 操作因素;(2)游戏因素;(3)创造因素;(4)生活因素:(5)艺术因素(每小点1分) 5. 物体画的指导原则。

(1)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性和主动性;(2)引导幼儿认真观察,把握物体基本特征;(3)通过示范讲解物体画的方法,让幼儿掌握表现物体画的基本方法,引导幼儿表现好物体画;(4)在幼儿物体画活动中,教师应多

启发、鼓励,而不是只一味地强调幼儿是否画像物体。(5)在物体画活动中采用多种活动技法和系列命题方式。(每小点1分) 6.意愿画的指导要点。

(1)结合幼儿生活体验,启发、帮助幼儿确立意愿画的内容;(1分)(2)创立宽松的意愿化画作画环境,按幼儿不同能力帮助幼儿大胆地进行意愿画活动;(1分)(3)评价幼儿意愿画作品时,要以幼儿的创造性为首要目的;(1分)(4)在意愿画活动中,要注意几方面的问题。(2分) 7.手工活动的指导方式。

(1)准备精美有趣的范例,引起幼儿操作学习的动机;(2)提供练习的环境与时间,使幼儿充分体验工具材料的性能;(3)教师清楚的讲解演示制作的基本技巧;(4)制作过程要耐心细致的帮助和支持;(5)征求幼儿的同意处理幼儿的作品。(每小点1分) 8.美术欣赏活动的内容。

(1)绘画欣赏;(2)雕塑欣赏;(3)工艺美术欣赏;(4)建筑艺术欣赏;(5)自然景物欣赏;(6)环境欣赏。(答上5点即可,每小点1分) 9. 美术欣赏活动的指导。

(1)做好物质上的准备;(2)做好相关知识经验的准备;(3)认真研究活动目标和欣赏内容;(4)采用多种方法、手段进行欣赏;(5)注重启发引导,欣赏要循序渐进。(每小点1分) 10. 幼儿园环境装饰设计原则。

(1)教育性原则;(2)审美性原则;(3)趣味性原则;(4)参与性原则;(5)发展性原则;(6)动态性原则。(答上5点即可,每小点1分)

11.幼儿园环境装饰区域。

(1)活动室;(2分)(2)睡房、卫生间、走廊(1分)(3)幼儿园大门、院落、大厅。(1分) 12.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一般环节。

(1)选择内容;(2)制定目标;(3)活动准备;(4)过程提示;(5)活动分析与反思。(每小点1分)

13.影响学前儿童美术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

(1)刺激儿童美术表达的兴奋性;(2)切身体验与思考;(3)适合儿童水平的美术技巧;(4)儿童对美术能力的驾驭能力(5)重复练习的重要性。(每小点1分)

14.小小班美工活动的指导策略。

(1)利用游戏化、情景化方式指导幼儿美术活动;(2)赋予幼儿作品以意义,使幼儿体验成功;(3)从理解与尊重出发,接纳幼儿的表达;(4)提供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5)用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美术活动的常规。(每小点1分) 15.柯达伊教学法的基本手段主要有三个。

(1)使用首调唱名法。柯达伊认为,使用首调唱名比使用固定唱名,更可以帮助儿童很快地学会读谱。(2分)

(2)采用节奏时值读法进行节奏训练。柯达伊认为,节奏训练应采用多声部形式尽早进行。(2分) (3)使用字母标记与手势(1分) 16.音乐有哪些特征?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作为音乐艺术,它与其他艺术的表现手段和表现方式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

(1)音乐是音响的艺术;(2)音乐是听觉的艺术;(3)音乐是时间的艺术;(4)音乐是情感的艺术;(5)音乐是表演的艺术。 (每小点1分) 17.什么是音乐的本质。

(1)音乐的本质是人类对现实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主观反应。(2分) (2)音乐是一种社会生活的审美性的主观反应。(2分) (3)举例正确。(1分)

18.家庭实施音乐教育活动的方法。 (1) 优化家庭的音乐环境(1分) (2) 鼓励儿童多倾听和欣赏音乐(1分) (3) 培养和训练儿童的节奏感(1分) (4) 正确对待儿童的乐器学习(2分) 19.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1)培养学生感知音乐和反应音乐的能力;(1分) (2)拓展学生内在音乐感觉;(1分)

(3)培养学生耳、眼、身体和脑之间进行迅速交流的能力;(1分) (4)培养学生大量储存由听觉和动觉所获得的信息能力。(2分) 20.创造性歌唱活动包括: (1)创编动作(1分) (2)创编歌词(1分) (3)创编伴奏(1分)

(4)创编丰富的演唱形式(2分) 21.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评价的原则

在进行音乐教育活动评价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 (二) (三) (四)

诊断性原则(1分) 针对性原则(1分) 全面性原则(1分) 客观性原则(2分)

22.为学前儿童选择歌唱教材时,曲调方面应注意什么? 1. 2. 3. 4.

音域不宜太宽(1分) 节奏节拍比较简单(1分) 速度适中(1分) 旋律比较平稳(2分)

23.简述音乐游戏一般采用的步骤与方法 音乐游戏一般采用的步骤与方法如下: 1.介绍游戏的名称及主要内容; 2. 3. 4. 5.

教师示范

儿童熟悉游戏中的音乐; 儿童学习游戏中的歌曲或动作; 带领儿童游戏。(每小点1分)

24.渗透性的音乐教育活动在大致有哪儿类?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 日常生活中的音乐活动(1分)

(2) 其他教育活动中的音乐活动(1分) (3) 游戏活动中的音乐活动(1分) (4) 节日活动中的音乐活动(2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1.论述美术与学前儿童的成长的关系。

(1)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标志着儿童个体的发展的程度。(2)美术是学前儿童学习、认识世界的另一种语言。(3)美术是学前儿童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4)美术是统合学前儿童个性与社会性,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以上是此题要点,答题着应展开适当论述酌情给分) 2. 论幼儿绘画“图式期”的基本特色。

答:图式初期:此时形象思维发展最敏感,想象力最丰富,储存在儿童头脑里的形象常常不鲜明、直观,充满情绪(5分)。儿童 内容比较丰富,能画出简单情节,表现物体的某些细节,以及物体的相互关系。轮廓清楚,能表现物体基本特征。图式后期:画的基本特色画简略,物体之间的比例、空间关系缺乏正确性,构图近乎拼凑,将主观感觉强烈的夸大,无法摆脱自我观点。图式后期色彩鲜明 ,注意到物体固有色,其图式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属知的写实期,比例大体正确,透明画、展开式广泛运用,画面奇特。(5分)

3.论述关于幼儿美术教育目的理论的工具论和本质论的利弊所在。 工具论是以儿童为本位的目的论,将美术教育的目的定位在儿童的一般发展上,强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主张儿童通过自

发、自由的自我表现和创造来认识周围世界,发展自我,建构健全人格。这是工具论值得肯定的地方。这种理论的局限性是,儿童在表现潜能时,往往容易陷入缺乏指导的境地,自由创造也难以实现(5分)。而本质论者提出的儿童美术的学习并非自然成长的结果,美术对儿童最重要的贡献是属于美术本质的,不应该剥夺儿童能够从美术中得到的东西,但是,过分强调美术教育的系统性,势必限制了美术活动中儿童在创造力和自由个性表现方面的发展,这是本质论的不足之处(5分)。 4.幼儿园环境创设材料与技能的应用上应注意的问题。

造型上:要充分考虑照顾到低龄幼儿的认知能力,感知能力,心理欣赏的需要,应以稚拙、简洁、圆浑、乖巧、概括的形象来吸引幼儿,因为幼儿还处于尚未完全走出视觉模糊阶段,他们对敦实、简洁、稚拙、乖巧的形象产生更多的喜爱与关注。(2.5分)

色彩上,幼儿园环境创设多选择明度高的纯色为主,画面配色宜单纯,要注意色彩面积的对比,把握好主色调的关系,在色彩的表现上接近自然生活,因为自然生活中的色彩会使纯朴、稚气的孩子的产生大胆丰富的想象力。(2.5分)

内容上: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内容要选择幼儿熟悉的,孩子们认知能力感悟到的,符合幼儿心理需求的环境。(2.5分)

构图上:幼儿认知水平决定了幼儿多喜爱和关注一些简洁、明快、单纯的造型,所以在环境创设的构图上要力求单纯、饱满、简洁明快、主体突出。(2.5分)

5.欣赏幼儿美术作品注意的几点问题。

(1) 幼儿的年龄差异及表现。幼儿绘画表现力和智力发展都是同步向前的,尽管幼儿的绘画表现力在各个年龄阶段也是按一定的顺序发展的,但是,智力的指导作用更突出;(2分)

(2) 幼儿美术造型中的“像”与“不像”。在评析幼儿绘画作品时要注意幼儿的年龄特征;(2分)

(3) 幼儿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力与童趣;(1分)

(4) 幼儿美术作品中的认真、大胆与自信。认真、大胆与自信,是幼儿美术作品中所反应的良好个性品质,是通过美术教育而逐步建立的情感、意志和性格方面的积极特征;(2分) (5) 幼儿美术作品中的个性与风格;(1分)

(6)幼儿美术作品中的想象力、创造力与表现欲望. (2分) 6.幼儿象征期的表现特征及指导建议。

表现特征:此阶段儿童已不仅仅是依据画面形象进行联想、想象,他们开始根据自己的观察角度与知识经验来表现物体,他们所描绘形象从成人的角度看如同“符号”,而且符号抽象、简单、夸张、多变,有些符号难以辨认,而有些符号有极富典型性。在他们的图画中往往强调重要、主要、有意义部分的表现,画面空间呈无序状态,色彩的使用场出于兴趣,偶尔和情感有关。(4分)

指导建议:1.提供适当的材料

2.通过刺激个人的经验,或增强对某一事物的体验,激发儿童已美术语言表达、表现的兴趣与愿望。

3.设计幼儿喜爱的内容,运用游戏或互动等形式进行简单绘画技能的练习。使儿童既获得绘画能力的成长,又能体验“控制力”的欣赏。

4.对于儿童的作品,要尽量用探究、了解的态度去欣赏与解读。(6分)

7.如何发展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请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加以说明。 对幼儿来说,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应当从培养幼儿倾听声音、了解声音的表现力、培养对声音的敏感开始。(2分)

(1) 幼儿倾听声音能力的培养(2分) ① 倾听人体声音 ② 倾听日常用具的声音 ③ 倾听周围的声音

(2) 幼儿表现声音能力的培养(2分)

(3) 幼儿对音乐表现手段感受能力的培养(2分)

在培养幼儿欣赏音乐的能力中,引导幼儿注意音乐的主要表现手段是极其重要的。

音乐的表现手段一般有力度、节奏、速度、旋律、音色、结构形式等;对音乐表现手段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幼儿的全部音乐活动之中,还可以有计划一组织一些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以侧重于对某个表现手段的认识与感受。(2分)

(以上是此题要点,答题着应展开适当论述酌情给分)

8.学前儿童韵律活动的指导 (一) 1. 2. 3. 4. 5. 6.

律动方面

教幼儿按节拍做简单的动作 对幼儿进行基本动作训练 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设法引起兴趣 语言讲述与提示启发 逐步提高要求 舞蹈方面

(二) 1. 2. 3. 4.

熟悉音乐 教师示范 语言提示 学习舞蹈队形

(以上是此题要点,答题着应展开适当论述酌情给分) 9.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一)

活动目标的评价

活动目标是指教师期望活动所达成的教育结果。评价活动的目标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评价活动目标与《纲要》中艺术领域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

标等是否有紧密的联系;二是评价活动目标是否涵盖了认知、情感与态度、操作技能三个方面的要求;三是评价活动目标是否与儿童实际发展情况相适应。

(二) 活动过程的评价

活动过程主要指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折过程。一般说,可以从教师的行为、活动中儿童的互动情况、活动的组织形式及活动的结构等方面进行评价。

1. 对教师行为的评价 (1) (2) (3)

教师的教态是否亲切自然、精神饱满而有热情。 是否巧妙而熟练地运用角色的变化引导儿童学习。 是否善于提问,有效地激发儿童的独立思考。

2. 对教师与儿童的互动情况的评价 (1) (2)

是否库儿童提供了与音乐教育目标相一致的音乐学习经验。 所提供的音乐学习经验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儿童在音乐和其他方

面的和谐发展。 (3)

是否注意到了在活动过程中充分激发儿童的兴趣、意志、自

信、独立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4)

是否库儿童提供了人际交往的机会,特别是儿童之间相互学习

和自由交往的机会。 (5)

是否鼓励和引导儿童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并在其中灵活而自主地

学习音乐。

3. 对活动组织形式的评价 (1) 织形式。

是否恰当地采用了集体活动、合作活动以及个别活动等多种组

(2) 组织形式是否既适合大多数儿童音乐发展水平的需要,又体现

了对个体差异的尊重和照顾。 4. 对活动结构安排的评价 (1) (2) (三)

活动的结构安排是否紧凑、有序。

是否注意到每个环节和步骤之间的层次性、系列性和递进性。 活动效果的评价

活动效果的评价主要是指从儿童方面反映出来的教育结果。它包括:儿童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力是否集中,表现是否积极主动;儿童的精神是否饱满、情绪是否愉快、轻松;儿童在活动中对活动预期目标的达成情况如何等等。

10.论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任务。

根据《纲要》中幼儿艺术教育目标、内容与要求、指导要点,幼儿音乐教育的具体任务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1) (2) (3) (4)

激发学前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重视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培养。 指导学前儿童学习简单的音乐知识技能。 注意发挥音乐的教育作用。

(以上是此题要点,答题着应展开适当论述酌情给分) 11.如何为学前儿童选择歌唱教材?

歌唱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我们要选择符合儿童年龄特点,有利于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歌曲,而歌曲是由歌词与曲调组合而成的,所以,为学前儿童选择歌唱教材应注意歌词与曲调两方面。

1. 歌词方面

(1)为儿童选择的歌曲,其歌词应是有趣、易记且能为儿童所理解和熟悉的。

(2)歌词要有重复,有发展余地。

(3)在选择歌曲时,还应尽量注意歌词一内容宜于用动作表现。 2.曲调方面 (1)音域不宜太宽 (2)节奏节拍比较简单 (3)速度适中 (4)旋律比较平稳。

12.论述铃木的才能教育思想。

铃木教学法是日本小提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创立的。 铃木教学法注重早期教育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是这一教学法的核心。

铃木的才能教育思想主要如下:

(1)“培养孩子成为优秀的”是铃木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铃木始终强调才能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

(2)“音乐教育是相当重要的”。铃木强调音乐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及早期教育的特殊意义。

(3)“人类是环境之子”,环境对于他们的成长发展,有着绝对重要的作用。

(4)“掌握某个领域最高那里的人,同样地可以在其他领域达到相同的高度”。

(5)“兴趣是能力的源泉”。 (6)“直觉或灵感也是一种能力”。

(7)“艺术是按照人类自身的能力创造出来的”。 (8)“‘教育’是个伟大的词,包括教和育两方面”。 (9)“尊重孩子”。

(10)“育儿国策”。铃木祈望世界和平,对地球上所有的孩子进行教育,把他们培养成材。

铃木教学法是日本小提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创立的。 铃木教学法注重早期教育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是这一教学法的核心。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1.(1)命题画的指导步骤(2)根据此题要求答题者自行作答案 2.(1)提前的物质准备活动(2)以音乐或游戏活动开始(3)中间环节怎样指导(4)如何结束和怎样处理幼儿的美术作品

3.(1)物质准备还有经验准备(2)如何导入主题(答题时要有准备、开始、中间环节、结束环节,关键是怎样让幼儿对菠萝产生浓厚的兴趣) 4.答案略

5.(1)层次设计 可含欣赏、歌唱、歌表演、游戏和打击乐等。 (2)目标设计 每层次应含音乐感、学习能力、社会性个性发展目标。 附:层次及目标设计方案(仅供参考)

层次一:学唱新歌《闪烁的小星》

教育目标:1.感受夜晚天空星星闪烁、柔美的意境,并用跳跃、连贯的唱法表现歌曲。

2.在歌曲每乐句结束处,创编一个轻轻拍击动作。 3.根据教师指挥,大胆地与同伴分小组接唱。 层次二:创编歌表演 教育目标:

1.根据歌词内容创编相应的动作进行边唱歌边表演。 2.知道相同的歌词用相同的动作表演,表现歌曲的结构。 3.能大胆地参与创编和表演活动。 层次三:创编和演奏打击乐器

教育目标: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以均匀的节奏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2.根据歌曲的情绪,探索用合适的打击乐器和力度敲击乐器。 3.学习指挥与看指挥,能根据指挥的要求及时作出反应。 6.答案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