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3-04-09 来源:V品旅游网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_____你敢碰我吗_____陶罐子_____铁罐傲慢地问_____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miè)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_____何必这样说呢_____陶罐说_____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_____有什么可吵的呢_____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标点。

①________你敢碰我吗________陶罐子________铁罐傲慢地问________

②________何必这样说呢________陶罐说________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________有什么可吵的呢________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①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说或看待。________

②生活在一起融洽友爱,不争吵。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____

A.反问句 B.感叹句

这句话还可以换个说法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理解进行判断正误。

①铁罐有足够的资本骄傲,它看到了自己的优点。

②铁罐没有道理骄傲,因为它没有正视自己的短处,也没有发现陶罐的长处。

③铁罐本来就比陶罐强一些,陶罐无论哪个方面都比不过铁罐。

④铁罐和陶罐各有特点,铁罐骄傲是因为对自己只看到优点,而对陶罐只看到缺点。

【答案】 (1)“;,;!”;。;“;?”;,“;,;!”

(2)相提并论;和睦相处

(3)A;你不能和我相提并论

(4)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3)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这是反问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依据理解比较判断。

故答案为:(1)“,!”。“?”,“,!” (2)相提并论、和睦相处 (3)A;你不能和我相提并论 (4)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

【点评】(1)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着狮子。要不仔细数,真是数不清呢。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依偎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但是文物工作者已经数清了,总共是501只。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全面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正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卢沟桥最大的特点是( )

A. 历史悠久 B. 外形美观 C. 柱子上雕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3)第2自然段围绕“________”这句话,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具体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

(4)联系上下文,理解“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句歇后语的意思。

(5)卢沟桥的狮子还有哪些形态?请你发挥想象,仿照短文的句式写一写。

【答案】 (1)卢沟桥的狮子

(2)C

(3)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大小;形态

(4)形容事物数量多,数不胜数。

(5)有的横躺在地上,好像一个昏昏欲睡的老人;有的挺直身子站立不动,好像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4)歇后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歇后语。

(5)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仿照短文中的句子,发挥想象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卢沟桥的狮子 (2)C(3)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大小、形态(4)形容事物数量多,数不胜数。(5)有的横躺在地上,好像一个昏昏欲睡的老人;有的挺直身子站立不动,好像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3)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4)此题主要考查联系上下文,理解歇后语的能力。

(5)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句子结构,选择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即可。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草

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春天,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他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夏天,太阳把大地烤(kǎo)得火热。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cí)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kù)热带来的疲(pí)劳。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一下子变得面黄肌瘦。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

(1)根据短文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准确地填上一句诗。

真是“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小草。

(3)从文中找出“严寒”的两个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是围绕________来写的。

(5)哪句话说明小草胸怀宽广?请画上横线,哪句话说明小草生命力旺盛,请画上波浪线。

(6)用双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4.阅读。

我的发现

我在童年的时候,就发现了太阳与影子的(密切 亲切)_______关系。

一天中午,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望了望自己的影子——咦,影子怎么缩短了?比往常短了好多呢!难道影子自己会变小?我疑惑了,便去问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没有回答我,让我自己去想。早晨,我在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影子长长的,似乎比我长得高很多。中午,我的影子变短了。到了傍晚,影子又变长了。经过一番

苦思冥想,我终于想出了一点眉目:影子的长短与阳光的温度有关。影子就像冰雪一样,早晨的阳光不怎么热,所以影子不会缩小;而正午却很热,于是影子一点一点萎缩,最后就变短了。

我十分兴(xīng xìng)_______奋,为自己能发现影子的秘密而感到自豪。直到我1l岁那年,有一天,科学老师讲起了太阳与影子的联系,可原因却与我的发现截然不同——影子的长短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

我的心里有些失落,但当年的那份发现的快乐却是永远忘不掉的。

(1)选出括号里正确的词语和读音。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①深沉地思考。________

②界限分明,完全不一样。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我”在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早晨时,“我”的影子________;中午时,影子________;到了傍晚,影子又________。

②“我”认为影子的长短与________有关,而科学老师告诉我们影子的长短是随

着________而变化的。

(4)对第三自然段的段意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

A. “我”又仔细观察了影子长短的变化。

B. “我”经过观察与思考,认为影子的长短与阳光的温度有关。

C. “我”的苦思冥想。

(5)“我”当年发现影子的秘密时的心情是________;后来科学老师告诉“我”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时,“我”的心情是________。

(6)你在童年发现过什么呢?

5.【答案】 (1)瞪、跺、指、跑、画。

(2)小瑶;小军

(3)值周组的同学来了,给一班、二班的卫生都扣了分

(4)语言;动作

(5)不对。我会把纸团捡起来。

【解析】【分析】(1)此题较容易,带着问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表示小瑶动作的词即可。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描写方法概括为:环境描写 、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结合短文分析即可。

(5)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瞪、跺、指、跑、画。(2)小瑶、小军 (3)值周组的同学来了,给一班、二班的卫生都扣了分。(4)语言、动作 (5)不对。我会把纸团捡起来。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动词的掌握能力。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主要考查对常用描写方法的掌握能力。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6.【答案】 (1)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2)尖尖的

;很小

;非常锋利

;很短

;锐利有力

(3)①错误;②错误;③正确

(4)能用硬刺保护自己,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

(5)蚂蚁的触角:蚂蚁之间用触角交流。

蝙蝠通过它的嘴巴和鼻孔向外发射强烈的超声波,并用它的耳朵收听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以此飞行、捕食。

【解析】【分析】(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是第一段的第一句话。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①错误,体形比老鼠大。②错误,刺猬的腹部没长像钢针一样的影刺。③正确。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知识的好习惯,可以查阅资料。

故答案为:(1)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2)尖尖的;很小;非常锋利;很短;锐利有力;(3)①错误;②错误;③正确(4)但能用硬刺保护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5)蚂蚁的触角 蚂蚁之间用触角交流 蝙蝠通过它的嘴巴和鼻孔向外发射强烈的超声波,并用它的耳朵收听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以此飞行、捕食。

【点评】(1)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本题考查学生观察了解动物的兴趣。

7.【答案】 (1)有条不紊;安安稳稳

(2)只要妈妈把马套好,我就待在马的耳朵里,告诉它往哪条路走。

(3)汤姆独自帮爸爸把马车赶到树林里。

(4)C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井井有条——形容条理分明,丝毫不乱。平平安安——没有事故;平稳安全。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有条不紊、安安稳稳 (2)只要妈妈把马套好,我就待在马的耳朵里,告诉它往哪条路走。(3)汤姆独自帮爸爸把马车赶到树林里。(4)C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形象性格。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朝霞与日出

天亮了!东方天际露出鱼肚白的颜色。渐渐地,鱼肚白变成淡红色,好像人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的红晕一样。接着,它又由淡红慢慢地变成深红,再由深红变成金黄的颜

色。这时候,周围的白云,仿佛涂上了绚烂的色彩。啊!多么艳丽的朝霞!我真希望自己是一个画家,把清晨这一美丽的景色描绘出来。

我爬上山顶凝望那遥远的天际,彩云不断地在变化:一会儿好像金苹果,一会儿又好像紫葡萄,一会儿仿佛又变成蓝宝石、珍珠、彩玉……瑰丽无比的朝霞,变化莫测。

没有多久,火球般的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地升起来了。霎时,远近的树木,地上的花草,青青的山,绿绿的水,都披上了霞光,充满了朝气;尤其那草木枝叶上的露珠,像镶了边的金刚钻一般,晶莹闪耀,好看极了。真没有想到,日出的景色,竟是这样的美丽!

(1)用“________”画出短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

(2)朝霞和日出的顺序是( )

A. 先出现朝霞,红日才慢慢升起 B. 红日出来以后才有朝霞

(3)短文中第________自然段是写朝霞的,第________自然段是写日出的。我更喜欢第________自然段,因为________。

(4)短文的题目可以用“日出”来替换吗?( )

A. 可以,因为短文描写的对象就是日出前后的景色。

B. 不可以,因为从短文的题目中可以看出文章的重点。短文中朝霞和日出的关系是平等的,它们都很重要。

【答案】 (1)鱼肚白、淡红色、红晕、深红、金黄、绚烂

(2)A

(3)一,二;三;二;这段生动地描写了朝霞颜色的变化

(4)B

【解析】【分析】(1)寻找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相对简单,将文句中描写颜色的词语挑出来即可。

(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结合选项判断即可。

(3)依据段意分段相对简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看每个自然段个写了什么,然后再进行综合。

(4)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结合短文内容进行分析。把二者做一对比即可。

故答案为:(1)鱼肚白、淡红色、红晕、深红、金黄、绚烂 (2)A;(3)一,二;;三;二;这段生动地描写了朝霞颜色的变化。(4)B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描写颜色词语的能力。(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3)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段意分段的能力。(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标题的把握能力。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红蜡烛(节选)

新美南吉

夜晚来到了。大家兴冲冲地来到山顶上。猴子早就把“花炮”捆扎在一棵树的树杈上,在那儿等着大伙儿呢!

花炮马上就要放到天空中去了。想不到,这时发生了一件非常难办的事:谁也不肯去给花炮点火。大伙儿乐意看,却不愿意动手。

这样,花炮就看不成了。

后来,大伙儿决定采用抽签的办法——谁抽着“去”字,谁就去点火。

抽到“去”字的是乌龟。

乌龟只好鼓起勇气,朝花炮走去。

他点火点成了吗?

没有!

他刚刚挨近花炮,脖子就不知不觉地缩了回去,怎么也伸不出来了!

这样,只好第二次抽签。这次应该黄鼠狼去。黄鼠狼比乌龟强点儿——他的脖子没有缩进去。可惜黄鼠狼近视得厉害。他光瞪着眼,在花炮周围转来转去。

后来,轮到野猪去点了。

大伙儿惊慌地钻进草丛,把耳朵紧紧地捂住,这还不算,连眼睛都闭起来了。

“你们准备好了吗?我可点了!”最后,是勇敢的野猪擦亮了火柴。

“点吧,快点吧。”回答的声音从草丛里响起。大家又是期待又是害怕——好紧张哦。

可是,等啊,等啊,等了好久——没有震天的巨响,没有照亮整个夜空的美丽火花,什么都没有。一个接一个地,小动物们睁开眼睛,放下捂住耳朵的手,他们惊讶地看见:一支小小的、红色的蜡烛,在天朗气清的夜空下,静静地燃烧。静静的,静静的,无声无息——只有一片小小的光亮和温暖,小得仿佛盈手可握,像一个最亲的人,在对着他们微笑。

(1)照样子,写词语。

例:无声无息(ABAC式)、________、________

(2)大伙儿决定用________的办法决定谁去点火。( )

A. 划拳 B. 抽签 C. 赛跑

(3)文中写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分别去点火,最后,________点火成功了。

(4)乌龟为什么没有成功点火呢?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答案。

(5)文中提到的“花炮”其实是________。

【答案】 (1)自由自在;人山人海

(2)B

(3)乌龟;黄鼠狼;野猪;野猪

(4)他刚刚挨近花炮,脖子就不知不觉地缩了回去,怎么也伸不出来了!

(5)蜡烛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从给出的词语“无声无息”来看,是ABAC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文内容,比较判断。

(3)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4)、(5) 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

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自由自在、人山人海 (2)B(3)乌龟、黄鼠狼、野猪、野猪 (4)他刚刚挨近花炮,脖子就不知不觉地缩了回去,怎么也伸不出来了! (5)蜡烛

【点评】(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4)、(5) 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中变色龙

说起变色龙,谁都知道那是描述蜥蜴。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海里也有变色龙,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章鱼。

章鱼挺着个圆圆的大肚子,长在头上的8条腕足在水中随波摇曳,翩翩起舞,远远看去,像一朵花在海里翻动,非常美丽。章鱼其实不是鱼,它属于软体动物。

章鱼和蜥蜴一样,皮肤下布满了各种色素细胞,红橙黄绿,样样齐备。它可以利用细

胞的伸缩来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便和周围环境的颜色保持一致。

章鱼遇上敌人,会先施展“变色术”,一会儿变成白色,一会儿变成红色,几种颜色不停地变换,以此来吓唬敌人。如果这招不行,它才会动用自己肚子里的墨囊,急剧收缩身体,喷出墨汁状的“烟雾弹”,把周围的海水染成一片漆黑,趁进攻的鱼儿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之机,逃之夭夭。当章鱼见到猎物的时候 ,全身会变成令人恐怖的鲜红色;它用腕足抓住猎物,送到嘴边。章鱼的唾液腺能分泌出高效麻醉液,很快将猎物麻醉,然后就可以慢慢享用美餐了。

章鱼非常警觉,即便在洞中或礁石下栖息时,也会留两条腕足在外面轻轻摇动。一旦有什么情况,章鱼会立刻警觉起来,或躲避得更深,或用腕足牢牢缠住对方,把它缠死或毒死。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赫赫有名——________ 警惕——________

(2)章鱼是怎样捕捉猎物的?请你用“________”在短文中画出来。

(3)读了短文,你了解到章鱼的哪些特点(至少写两点)?

(4)为什么把章鱼称为“海中变色龙”?

(5)短文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是( )

A. 章鱼脾气暴躁 B. 章鱼身体的变色机制 C. 章鱼擒获猎物 D. 章

鱼施展变色术擒敌

【答案】 (1)大名鼎鼎;警觉

(2)当章鱼见到猎物的时候 ,全身会变成令人恐怖的鲜红色;它用腕足抓住猎物,送到嘴边。章鱼的唾液腺能分泌出高效麻醉液,很快将猎物麻醉,然后就可以慢慢享用美餐了。

(3)章鱼能施展变色术,章鱼非常警觉。

(4)因为章鱼的皮肤能像变色龙那样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颜色。

(5)B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赫赫有名:声名非常显赫。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警觉。(2)、(4)、(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大名鼎鼎、警觉 (2)当章鱼见到猎物的时候 ,全身会变成令人恐怖的鲜红色;它用腕足抓住猎物,送到嘴边。章鱼的唾液腺能分泌出高效麻醉液,很快将猎物麻醉,然后就可以慢慢享用美餐了。(3)章鱼能施展变色术,章鱼非常警觉。(4)因为章鱼的皮肤能像变色龙那样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颜色。(5)B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2)、(4)、(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