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推动着学生的学习,是学生主动求知的强大动力。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采用教师讲、学生记的单向传递,学生只是机械简单地记忆知识,这样的灌输式教学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只能将学生塑造成机械的知识运用者,这与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相违背,与新课改形势相违背。新课改提出要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要对传统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构建。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可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中来,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获取知识、掌握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数学具有相对的抽象性与枯燥性,平白的讲述教学更加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参与动机不强,教学效率低下。采用问题教学法可以增强教学的悬念性与趣味性,符合学生的心理,更能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学会探究,学会学习。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来开展问题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呢?
一、学习新知识时,以问题导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学习动机的产生,关系着教学的成败。导入设计新颖巧妙,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新知的关注,自然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导入环节提出问题,可以在学生的新知与旧知间制造认知冲突,使学生进入求知的愤悱状态,会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动下产生强烈的学习主观意愿,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因此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应该多运用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来导入新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我在讲述“旋转”这一内容时,在课堂的一开始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由旋转得到的漂亮的图像,以直观的画面效果与动听的音乐效果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带给学生眼前一亮的感觉。然后把所有的画面都同时呈现在屏幕中,问学生:“漂亮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漂亮!”“那谁又知道这些图形是怎么形成的呢?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和性质?”这时候学生都会睁大自己的双眼,仔细观察其中的图片寻找这里面的特点。教师也成功地利用问题的形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即将开展的教学活动中来。有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学习行为,这样的教学自然能够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理解错误时以问题来为学生指明思考方向 学生的认知活动本身就是一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
不会到会的过程,尤其对于数学学科来说知识点众多,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知识,学生往往容易出错,但学生出现错误时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错在哪里,如何改正,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也会认为教师告诉我怎么做了我已经会了,但是以后再遇到此类问题时,依然还是会出错。究其原因就在于并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学生并没有经过思考而达到自我修正。针对这种情况,在学生出错时,我不是简单直接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提出问题,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以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在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就会认识到自身知识的不足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这样便可以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行修正。这样的错误是由学生自行发现、自行解决的,学生经历了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以后在遇到此类问题时,便可轻松解决。
三、学生思维涣散时以问题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初中生正处于形象认知阶段,对于抽象深奥、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难以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与持久的注意力,往往是课初兴趣浓厚,而随着教学的推进,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游离于教学之外。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许多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思维不活跃,甚至开始做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小动作,此时如果停止教学,对这些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不仅
会打断正常的教学思路,而且浪费时间,学生不易接受,并不能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涣散的原因在于教学枯燥无味,静得如同一潭死水。此时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强行将学生的思维拉到教学轨道上来,而是要运用教学机智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集中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来。提问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富有趣味性与探索性的问题如同投入水中的石子,会激起千层浪,其趣味性会让学生为之一笑,引起学生的注意;其探索性会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从而达到了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的效果。
四、在知识的联结处提问,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随着学生认知活动的深入,所学的知识点越来越多,如果只是零乱地存储于头脑,那么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便无法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进行组合,从而无法高效地解决问题,进行有效学习。数学有着完整的知识体系,各个知识点间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全面的眼光来审视整个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点,可以对教材的教学顺序进行合理调整,通过比较等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而不是枯燥孤立地学习某个知识点。在知识的关联处提问,这样学生便可以调用相关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从而使原本零散的知识串
联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对这些数学知识的优化整合与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内化,这样学生才能够创造性地运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才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才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社会所真正需要的。
此外我们还要善于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困难处等巧设问题,以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引起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关注,使学生主动地展开探究,在探究中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主动构建知识,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总之,提问作为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可以直接从所提出的问题来考察。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研究提问艺术,把握提问的时机、形式与本身的价值性,以问题为契机来引导学生主体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探究,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责编 赵建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