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任平生 ——浅谈苏轼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在中国古代,苏轼是经历磨难最多、生活起伏最大的作家之一。在宋代文学史上,苏轼也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文坛领袖之一,也是诗文运动的集大成者。他的文学作品代表着北宋时期的最高成就,宋文、宋诗、宋词都在他的手中达到了高峰。他的作品展现了可供人们感知、思索的活生生的真实人生,表达了他深邃精微的人生体验和思考。也许正是因为他几起几落的生活波折和他过人的睿智使他对人生的思考获得新的视角和高度。
苏轼的文风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豁达豪放是苏轼的诗词文留给读者的第一印象。苏轼在22岁的时候便考取了进士,但当时正值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不久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而当时的苏轼在新法施行上与王安石的意见不合,因而被迫离京,调任杭州通判。而此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是朝野旧雨飘零。随后苏轼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这样持续了十几年,苏轼遭到生平第一祸事,“文字毁谤君王”的乌台诗案。苏轼坐牢的103天,几次面临被砍头的境地。出狱之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没有实权。于是苏轼变得心灰意懒,带领全家人在城东一块坡地进行开垦,种田补助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在这时起的。而后,神宗驾崩,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很快便升为翰林学士。但随后,苏轼便发现了旧党和新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进谏皇帝。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次自求外调。他也再次回到了阔别16年的杭州做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他也为我们今天能看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
相宜”的西子湖畔尽了自己的一份力。苏轼在杭州过的很惬意,自比唐朝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随后又因政见不合被贬颍州。元佑八年新党再次执政,再次被贬至惠州。而后,苏轼再度被贬至更远的儋州。在儋州期间,苏轼帮助那里的少数民族百姓学习知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也是此时写下的。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五岁。苏轼一生,在坎坷与困难中不断追求、积极进取。当然这也离不开苏轼文学上的成就。
苏轼是在宋朝文化滋养下产生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天才与全才,在他的身上典型地体现着宋型文化的精神。在“苏文”、“苏诗”、“苏词”中,“苏文”胜于以文通理,“苏诗”胜于开创宋调,“苏词”则胜于独辟蹊径。本文从苏轼在诗、文、词三个方面取得的成就入手,试论“苏诗”、“苏文”、“苏词”对宋代文坛的影响,以及苏轼在宋代文坛上确立的“盟主”地位。
苏轼是北宋时期极富创造力的作家。“苏文”的“文以通理”把宋代散文引向文学性、实用性、通俗性的健康发展之路;“苏诗”的“以文为诗”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诗歌的自由度,矫正了宋诗流于浅率无味、生硬晦涩的弊病;“苏词”的“以诗为词”突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藩篱,扩大了词的创作视野,开拓了词的境界。他的这些成就对后世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这些成就也足以确立他“文坛领袖”的地位。苏轼的辞赋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继承了欧阳修以来的“文赋”传统,更有出蓝之势。如他的《赤壁赋》就是写景抒情散文的名篇,也是宋代文赋中的杰作。其中写景一段: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幽美、澄澈的景色与轻松愉悦的心情构成开阔明朗的艺术境界,而那种渺茫、虚幻的感觉,又为后文的人生哲思作铺垫,体现出作者高超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技巧。同时,这篇赋摆脱了汉赋句法的板滞,也一洗齐梁赋作的绮靡,句式骈散相间,既有传统赋体的讲究辞采,又融入了散文的灵活自然,更具有诗的情韵意境、情景兼备、哲思深邃、空灵奇幻、极富艺术魅力,成为宋代文赋的绝调。
苏轼诗名与文名相仿佛,所谓“士大夫不能诵坡诗者,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即可见其享誉之高。苏轼所以能在诗史上卓然成为一代大家,就在于他以彪炳当世的大量创作,建立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而展示了宋诗的新貌。《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苏诗较多地引进了散文的句式字法,而做到驾驭自如,自然妥贴。苏诗古体多散句单行,如《游金山寺》除“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一联是对偶外,通篇都是单行散句。在苏轼的诗中,作者在对富于情趣的自然景物,生活片断的叙写中,往往融入深刻的哲学体悟,即景寄理,意在言外,具体意象与哲思理趣浑然一体,这是苏轼对宋诗的一大贡献。他最著名的理趣诗是《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唐诗中所没有的,是一种新创。诗中平淡无奇的自然现像被上升到哲理的层面去进行思考,在渗入人生思索之后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即优美动人,又饶有趣味。
在我国词史上,苏轼是位开宗立派的人物,豪放派便是以苏轼为开端,就其词在词史上的地位而言,甚至比他的诗歌、散文在诗歌史、散文史上的地位更加突出。苏轼把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展到词的领域,为词的发展开拓出全新的世界,词在他手中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和提高,他对宋词的贡献是全方位的。首先,在观念上,破除了诗尊词卑、诗庄词
媚的传统见解,把词与诗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具有同等功用的文体,大大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和艺术价值。其次,在内容上,进一步突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藩篱”,以诗为词,凡是诗能表现的内容,他几乎都用词表现了出来,扩大了词的创作视野,开拓了词的意境。再次,在风格上,于柔媚婉约之外,另创恢宏雄迈的豪放词风,这在两宋词史上是一次重大转变,为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派开了先路。最后,在形式上,无论是词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还是语言、言律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增强了词这一新诗体的表现功能,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新风貌。他的这些贡献对词这一文学样式旧有模式的突破与创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了后世词坛,在词坛上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言志”是宋人“诗道”的核心,也是宋人诗文中最常见的题材。但在“词”里表达士大夫文人治国平天下之志的,在苏轼之前是非常罕见的。他在这一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为后代词家树立了榜样。如: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又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 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论及苏轼“咏史”词的创作,就不能不提及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
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被宋人胡仔称誉为“真古今绝唱”的词作,是苏轼在元丰五年谪居黄州,畅游赤壁写下的名篇,苏轼借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事来抒发自己的怀抱。词中描写赤壁雄奇的景色,塑造了周瑜“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却困于无常世事的激愤情怀。风格极为豪放。正是苏轼对诗歌中的借古抒怀手法的借鉴,造就了这首将被千古传唱的不朽词作。在词的创作中,单纯以咏物为表象贯穿始终,并且在其中包含遥深寄托的词作,苏词也作出了很好的表率。如: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本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创作时间与上文所引《念奴娇·赤壁怀古》只差一年,都是在“乌台诗案”后,苏轼以罪人身份谪居黄州,政治上极度失意时创作的,词中借咏孤雁而自况,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宁可固守冷落的人生态度。词中通篇只有意象,其中人与雁,浑然一体,取象托譬,寄托遥深,风格清奇冷隽。
在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百花园里,苏轼的诗文词赋曾经绽开过姹紫嫣红的奇葩,对宋代文坛有着深远的影响。苏轼以他的思想和人格的魅力,以他的绚丽多彩、别具一格的创
作,凝聚了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中国特色”,从而令历代文人学子为之赞叹,为之倾倒。
谈到苏轼就不得不说他的书法和对饮食的研究。苏轼的书法重在写“意”,走自己的路。“苏门四学士”之一黄庭坚谓“其书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气韵,可以说是他的书法最大特点。明董其昌更盛赞他“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故世称苏的书法之美乃“妙在藏锋”、“淳古道劲”、“体度庄安,气象雍裕”、“藏巧于拙”,是“气势欹倾而神气横溢”的大家风度,而他的书论寓意之说则更加精辟,既为当世直视,又为后世楷模。苏轼是文化名人,他的饮食活动表现出他的思想感情、人格风范,也表现出非常高的文化品位。苏轼是大文豪,却以好吃的人自居,自称是“老饕”。他的《老饕赋》写道:“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整。烂樱珠之煎蜜,瀚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倒一缸之雪乳,列百柁之琼艘。各眼滟于秋水,咸骨醉于春醪。”“响松风于蟹眼,浮雪花于兔毫。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这就是大文豪苏轼为美食家苏轼作的自画像。
苏轼这种旷达自适、顺其自然、随遇而安、进退自如的处世哲学使他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个更加纯粹的文人,从而使他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真可谓“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参考资料】
1、《中国苏轼研究》——学苑出版社 2004年7月
2、《东坡词研究》——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2年
3、《苏轼诗词选》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年
4、《中国文学史》 —— 中华书局 1995年
5、《大学语文》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