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区域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2021-07-02 来源:V品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区域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作者:李援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第11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国民收入水平日益提升,但是,依然存在着资本缺乏的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也不甚均衡。地方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加快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维持区域社会稳定以及提升区域人民生活水平,而这些都是通过区域政策得以实现的,可以说,区域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在区域政策的内涵与类型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区域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对区域政策的作用过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区域政策;区域经济发展;作用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2

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单会受到自然环境与资源能源的影响,还在很在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的区域政策。我国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是随着区域政策的不断调整而逐渐演化的,自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经济结构得到不断的升级、优化,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空间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巨大变化主要是由不断增强的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引起的,但是,其中,地方政府的影响,也可以说是区域政策的影响不容忽视。区域政策可以促进区域内部的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也可以促使区域内部的生产要素得到最合理的流动。地方政府是推行区域政策的重要力量,其配置区域资源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推动各个区域的均衡发展,实现各个区域间的公平、平等;另一个则是推动区域资源在各个区域之间的优化配置,全面提升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效率。可以说,区域政策不但会影响到各个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均衡状况,还会对各个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效率产生重大影响。 一、区域政策的概念和类型

从理论上来讲,区域政策是对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完全由市场对经济行为进行调节的一个否定。迈达尔在1957年提出了“累积因果理论”,他明确表明“市场对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更倾向于是扩大区域之间的差距而非缩小”。赫什曼在1958年著作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到了相似的观点,并提出了“边缘区域与核心区域理论”。艾萨德在1960年写作的《区域分析方法》一文中,也是用上述观点为前提来全面阐述各个区域的经济开发理论和方法的。 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区域政策”概念首次出现,也被叫做是“区域发展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或是“区域经济政策”,由于使用人员的约定与习惯不同而具有一定的差别,为方便起见,本文将其统一称为“区域政策”。学术界的各位学者对“区域政策”的概念有着不同的认识与理解,举例来讲,鲁希曼提出了区域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从空间范畴展开的,杨开忠提出了区域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来自于地方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措施,李树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等则认为区域政策指的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所制定的各种引导性经济活动或是政策,以通过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在区域之间的配置情况,达到各个区域之间合理分工、推动各个区域间经济发展的目的。

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也就是说在一个分权与集权并存的经济体制中,从区域政策的目标与效果出发,存在四种不同的区域政策,具体如下: 1.资助型政策

资助型政策是指在实施之后不单会对本区域,还会对其他区域产生有利影响的政策。一般情况下,集权者喜欢使用资助型政策,原因就在于集权者从全局考虑,力图采用一项政策就能够实现几个区域经济的同时高度发展。而分权者一般出于本区域的经济利益考虑,虽然认识到资助型政策会对本区域产生或多或少的积极影响,但是,由于考虑到政策会对其他区域产生更多的有利影响,所以往往很少采用资助型政策。例如,国家倡导的东西地区合作,取得的成效要比预期效果差的很多,原因就在于此。 2.抵触型政策

抵触型政策是指实施后会对某区域产生有利影响,而对其他区域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可能会对总体的经济发展目标不利的政策,例如,区域产业结构的同构化。一般情况下,分权者喜欢使用抵触型政策,而且经常是过度采用,容易导致区域间的互相封锁,甚至引发更大的矛盾。而这些是集权者不愿意见到的,所以说,即便是在分权的体制中,中央政府也要不断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3.混合型政策

混合型政策是指实施后会对本区域产生有利影响,而对其他区域既会产生益处也会带来害处的政策。一般来讲,这种政策是集权者与分权者均可以接受的。但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前提下,集权者必须要加强中央政府的调控力度,适时地制定一部分抵触型政策,以引导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4.中性型政策

中性型政策是指实施之后会对本区域产生有利影响,而对其他区域既没有益处也没有害处的政策。这在我国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政策中是很难找到的,尤其是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各个区域之间必然存在着这样或是那样的关联。 二、区域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产业集聚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导向性的区域政策会对企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有利于促进企业在区域间的迁移。一般来说,发达区域对营业执照颁发的标准愈严格,就愈能够促进企业向欠发达区域搬移,而欠发达区域的企业优惠政策与补助愈多、区域差异愈明显,也就愈能推动企业向欠发达区域迁移。企业的区域性迁移能够促进同行业、同类型的企业逐渐向一个区域集中,形成产业齐聚效应,产业集群可以推动产业加快升级、信息加快交流、成本趋于最小化,也会扩大对外界区域的影响。

2.资源配置作用

适宜的区域政策可以引导区域内部的有限资源流向效益高的行业、产业以及其他具备先导性的行业、产业。具备一定政策导向的区域政策可以对区域内部的物力、人力与财力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有助于推动其向上游行业、产业移动,从而实现区域内部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与使用。

3.资源增值作用

区域政策的资源增值作用指的是政策将集聚产业内部的资源加工成深度加工产品,实现资源增值的功能。随着区域政策对产业集聚作用的不断增强,区域从产业集聚中获取经济效益的可能性就愈大,也就是说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集中及其相互配合,可以为地区带来各种费用上的节约或是经济效益上的提升。这就大大增强了资源的增值作用,从而促使区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4.就业创造作用

就业创造是区域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区域政策可以引导区域内部的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最合理利用、国民收入增加,随着欠发到地区的经济发展,各个区域间的差距必然缩小,相应地,也会创造出很多就业机会。同时,区域政策能够引导财政资金与私人投资资金向新兴产业或是可以容纳更多劳力的产业流动,为区域内部的剩余劳力创造就业机会,也会有助于区域产业的升级、优化。 5.地区自强作用

地区自强作用是指区域政策在促进产业集聚与资源增值的过程中,地区自身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效能,例如,由于区域政策的产业集聚作用,大量的企业势必需要一系列为之服务的非生产型与生产型行业,从而使得这些行业也在本地区获得高速发展,行业的发展会引发区域人口的大量增加,而人口的增加会引发其他的一系列为之服务的产业获得相应的发展,从而促成区域综合实力的增强。 6.区域扩散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区域扩散作用是指区域政策促使形成的产品或是技术,除了可以供给本区域人民消费与使用之外,还可以有选择地供给其它地区的人民,其他区域为了取得更多的发展资源,也会开发部分产品,以扩大区域的生产能力。随着区域政策推动地区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地区必须从更大的范围中取得越来越多的矿产品、农副产品等初级的原材料,这就需要利用技术转让、对外投资等扩散形式推动广大的区域增加对这些产品的生产量,促进地区的产业升级,从而提升其综合实力。

三、区域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

通过增加、稳定或是缩减区域政策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地方政府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措施,可以说,区域政策的改变会对本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政策的缩减会引发地区走向败落

正如政府在“二五、三五、四五”时期,经济政策倾向于内地,导致政策西高东低,在西部地区建立起许多的企业中心,例如宝鸡、兰州、西安等。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政府政策又倾向于东部地区,原有的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逐渐减缓,很多生产力与高新技术人才都被吸引到东部地区去了。

2.区域政策的增强会促使地区成为发展重心

区域政策增强的地区通常会成为产业引力重心,可以推动区域生产力与人口向该区域集聚,例如珠海、深圳、海南、汕头等经济特区,增强地区的区域政策力度,可以有效地牵引生产力流向这些地区。

3.区域政策的稳定有助于地区的稳步发展

如果区域政策不产生突发变化,那么随着区域政策力度的逐渐加大,区域结构也会在原来的经济发展状况上获得进一步地稳定充实,例如,我国中部地区。

综上所述,区域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协调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政策,不仅有利于我国各个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也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秉福.国外区域经济政策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对外经贸财会,2006(04). [2]刘玉.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效应与实施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7(09). [3]姚敏.中国区域经济政策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变化分析[J].中国发展,2011(0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