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营造趣味课堂展现数学魅力(小学数学论文)

2023-08-05 来源:V品旅游网
营造趣味课堂展现数学魅力(小学数学论文)

东至县东流镇长岭小学阮稳定

摘要: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常常有“数学=逻辑”的观念。数学教学过于关注知识、重结论,甚至有许多人认为数学是一门学习语言、图表、符号表示的学科,忽视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部分学生在努力学习数学的同时,逐渐地厌烦、冷漠数学,而且随着数学知识的丰厚,厌倦的程度也在加剧;部分学生在离开学校若干年后,你若问他数学哪些方面现在还能派得上用处?他不知如何应答,或是干脆回答:真不好意思,除了加减乘除,其它的都还给老师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多个视角去看待数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地探究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调动喜欢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推动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就强调了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乐之”,才能“乐学”。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探究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而数学又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谨逻辑性的学科,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枯燥和认识上的障碍。为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严重影响数学的教学质量。我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注重课堂教学的起始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作为一节课的开始,好的导入可以开启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为一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这个道理显得尤为必要。

1、故事型导入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新鲜事物,喜欢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现在的数学教材都设计了很多故事化的情境图,教师要善于利用,把握其中的数学故事。例如,我在讲授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就借用了以下这个故事作情境引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某街发生了一起盗窃案。盗贼非常狡猾,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线索,而保险柜里的钱却不翼而飞了。盗贼怎么会知道密码的呢?柯南在现场发现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1008,1260,1386,1134这4个数字,可是密码只能是3位数呀,它和这四个数有什么关系呢?突然柯南脑中灵光一闪,他快速地计算了一下,然后在保险柜上按了3个数字,保险柜开了。你知道密码是多少吗?你怎么得到的? 答案1+8=1+2+6=1+1+3+4=91+3+8+6=18 密码是918

学生受到故事的感染,很快就以愉悦的情绪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思考和探究中去。

2、多媒体导入

在教学五年级数学《找规律时》,正确的运用教学媒体就可以使枯燥的教学变的生气十足。

以下是一个运用PPT动画实现的开放导入教学片段:

师:出示第一个图片:圆圈。提问:大家猜一猜,下一个图案可能是什么形状?

生:是圆圈!是方块!

(教师一边出示图形,一边让学生猜测下一个图形)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些图形,这些图形里有些是圆圈,有些是方块,猜一猜,下一个出现图形将会是?

生:方块 师:再下个? 生:圆圈!

(在投影出一部分图形之后,教师适时追问)

师:现在你能确定下个图形是什么形状了么?说说你的理由? 生:一定是圆圈。因为前面是按照2个圆圈2个方块这样的规律出现的,所以这次一定是圆圈。

师小结:刚刚大家在猜的时候还不能一下子猜对,而这次同学们为什么都猜是圆圈呢?

生:因为这个图形出现是有规律的。

师:看来这些圈出现的次序是有一定的规律,按照这样的排列规律我们就能马上说出下个图形是哪一个。在生活中,只要大家留心观察,象这样有规律的图形和物体还有很多。

尽管本片段中,多媒体的运用只是简单的PPT,但是结合了教师的提问设计,使得这个教学设计甚为有意义,学生通过观察逐个出现的图形,通过自己的观察与猜想,最终经历探索,找到了规律。只是简单的一个媒体运用,就可以达到这么好效果,说明多媒体运用并不在于运用的复杂、花哨就是好事,它是为了教学目标服务的,是为了达成更高的教学效率而存在的。

3、问题情境导入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说学生现在接触的内容用原有的知识不能解决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创设问题情境实质是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动摇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平衡状态,以激起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愿望和兴趣。例如,我在讲授分段统计这一内容时,首先让学生在观看跳远成绩测试表的同时提出一系列的数学问题。有的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跳远成绩在120厘米到130厘米之间的有多少人?”,“跳远成绩在100厘米以下的有多少人?”,“跳远成绩在110厘米到120厘米的有多少人?”这时我就马上询问:“我们能不能一眼就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学生回答:“不能。”)教师继续引导,“我们怎样才能一眼就看出某一段有多少人呢?”继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让学生对分段统计的学习产生探究的欲望。 二、知识间迁移,掌握新的知识

会发生。实践证明,迁移活动的实现,有赖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使知识的迁移顺利实现。

1、抓住类推

例1,我首先让学生知道1元=100分,1分是1元的1/100,可以写成小数0.01元。接着引导学生讨论:那么5分,4角8分分别是1元的几分之几,写成小数是多少元呢?学生小组讨论,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集体交流得出5分是1元的5/100,还可以写成0.05元;4角8分是1元的48/100,还可以写成0.48元。最后指导学生两位小数的读写方法,先让学生试着读给同桌听一听,再交流读法,特别是0.48不能读成0.四十八。这部分教学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两位小数表示的是百分之几,培养了学生知识类推的能力。

2、抓住区别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防止负迁移的干扰,应该注意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不同因索,尤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表面看起来十分微小,但实质上他们却存在着十分巨大的矛盾。例如,学生经常混淆“偶数”和“合数”的概念。其原因就是这两个概念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自然数,而且除2以外的偶数都是合数。为此,在教学中应重点抓住这两个概念的不同点进行区别。对这两个概念进行细致区别,就可以保证两个概念之间不会混淆,从而使学生产生正迁移,并使学生对它们的认识更加深刻。

3、利用生活 三、锻炼思维

每一学科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世界的角度,数学也不例外,

尤其数学有享有“锻炼思维的体操、启迪智慧的钥匙”的美誉。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的独特魅力。我认为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教师设计合理有效的探究过程。我在教学时间的简单计算时,将问题转化为点线图的形式,让学生充分理解时间经过的过程,使学生体验概括思维的魅力,从而使他们对时间的计算产生浓厚的兴趣。长岭小学的刘志斌老师在教学“估计”这一单元时的思考,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在教学《估计》这一内容时,首先安排学生估一估音乐课本的宽大约是多少。有的学生根据道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一指一指地去比;有的学生则根据铅笔盒的长度大约是20厘米,用铅笔盒和音乐课本的宽去比在这一环节中,班中有接近一半的学生估计得比较准确。紧接着吴剑老师又设计了“估计音乐课本的长是多少”这一环节,在第二环节中估计比较准确的学生人数大增。有的学生已经总结出:“估计时可以找一个参照物,但是要知道这个参照物的长度。”最后教师又让学生估计教师绿色墙围子的高度,学生在估计的过程中展现了非常活跃的思维。

通过刘志斌老师的教学过程,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因此,我们要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地探究中享受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四、鉴赏美的能力

能否领悟和欣赏数学美是一个人数学素养的基本成分,能够领悟和欣赏数学美也是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动力和方法。加强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鉴赏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待数学以及数学学习的态度,进而影响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进程。例如,陈善保老师在教学《图形的拼组》这一单元时,

让学生充分感受各种形状的鸟巢,使他们对各种各样的图形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在这一基础上,引导他们认识、了解各种图形的特点并学会区别不同的图形。最后展示一幅没有涂颜色的组合图案,并一起进行涂颜色活动。活动结束学生会惊讶地发现原来的“丑八怪”变成了“美丽的童话”。在探究的过程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美得魅力,继而也更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亲近感和浓厚的兴趣。

在数与计算的教学中,有更多的地方可以对学生进行数学美得渗透。比如:“脱式计算的等号要对起”体现了数学的整洁美、“小数末尾的“0”可以省略”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让数学教学充满乐趣更是一门艺术。只有我们教师从多个维度认识、了解数学教学,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也才能让数学对学生产生更加厚重的艺术影响。

[1]余文森黄国才陈敬文.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M].福建教育出版社.2022.4

[2]刘加霞.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22.6 [3]刘效丽张卡宁.小学生智趣情景数学[M].北京体育大学音像出版社.2004.6

[4]严育洪.门诊课堂教学望闻切[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9

[5]王丽杰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