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州保利国际广场

2023-02-03 来源:V品旅游网


项目地址:中国广州

项目面积:57hm2

项目委托:SOM建筑设计事务所

景观设计:SWA集团

首席设计师:James Lee

项目负责人:James Lee

设计团队:James Lee、I-Hsien Lee、Ye Luo、Aleksandra Dudukovic、Ying Hu、Paul Stevenson

设计时间:2003年~2004年

施工时间:2005年~2006年

建成时间:2006年

获奖情况:2009ASLA专业奖之设计荣誉奖

相关信息参见:www.swagroup.com

保利国际广场位于中国广州市经济贸易区内,是一个富于创新性的办公与展览中心开发项目。该项目坐落于珠江江畔,毗邻历史悠久的琶洲塔公园。这个占地57hm2的 项目成为展示场地与背景融合的先例,并兼顾了公园美景与这座城市在快步走向现代化过程中所强调的可持续性。项目成功地融入了自然元素,并高效、典雅地展示 了现代艺术的美感。项目地段以前是农业用地,有水渠直接与珠江相连。珠江的背景环境、地块自身的农业历史、该地区的热带气候条件、客户对中国古典园林美学 的欣赏,以及涵盖创新、可持续发展和现代风格的总体思路彼此交融,共同影响着景观设计意向。

建 筑设计和场地设计彼此结合,围绕一个绿色、宜居和可持续的开发战略展开。两座南北向的修长塔楼与一组低层裙房相结合,塔楼沿宽阔的中心花园广场的对角线方 向遥相呼应。这一建筑布局可引导主导风向上的凉爽气流顺利通过中心花园。作为整体建筑基座的一个组成部分,花园庭院标高抬升了1.5m,以增强这种凉风的效果。连续的建筑雨篷在花园周围形成一个遮风挡雨的户外走廊。为了提高冷却效果,水体设计采取了独特的设计,以便引入凉风。在暴雨季节,水道也能起到蓄洪和导流的作用。

为了满足行人的需求,密植树林形成大型树冠层,为大部分地面提供荫凉,显著降低了热岛效应。宽敞的林荫道在建筑物周围建立了一个遮阳框架,为建筑物基座底层部分的东西立面提供了有效的遮阳防护。

建 筑物的错动布局还形成了进入中心花园的两个重要门户空间。这些门户空间呈斜线错开,提供了突出的景观效果,并将视线引向远方的珠江及琶洲塔公园。从东南向 的门户空间观赏,场地上的林地与远方的琶洲寺公园在视觉上连成一体,琶洲寺公园的林地景观也就成了本项目的“借景”。在西北向的门户空间,

中 心花园溢流口上方设计了带顶盖的堤道,在这里可以俯瞰由跌落式平台与洼地组成的江岸花园。随着这些平台与洼地逐渐向珠江跌落,景观空间最终与远方的珠江融 为一体,令人联想起过去的稻田风光。它们相互连接,形成场地内的过滤和渗透部分。应客户对中国园林的欣赏要求,中心花园以现代设计语汇精心诠释了中国古典 园林的特色。我们试图捕捉花园空间在序列与动线、变化与趣味,以及阴阳融合的特质。由花园景墙、台阶步道、石板、座凳、乡土植物和水景元素组成的综合空间 序列布局精巧,使花园的每一个体验瞬间适当分隔,又彼此相连。大气的棕榈树阵和喷泉水槽在整个地段中占据了相当长的空间,形成南面的主入口与北面的塔楼之 间规整的联系纽带。

在 花园内,线性喷泉转变成为玻璃喷泉水槽,将自然光引入下面的展览空间。木板平台与棕榈树列相结合,形成中心集会空间,同时也能保护下面的连续土层。水从规 整的喷水池流出,开启了水景花园之旅。水流出后,首先形成一个水庭院,然后漫延过石景花园内蜿蜒的水道,再汇入不锈钢组成的洼地,最终流入远处的跌落式洼 地、平台和江河水系中。

1. 通过场地中广阔的林地和中心花园的错动布局将视线引向远方的琶洲寺公园,大部分的公园空间是位于地下结构之上的屋顶花园。

2. 项目坐落于珠江江畔

3. 两座修长的塔楼与一组低层裙房相结合,塔楼沿着花园的对角线方向遥向呼应,这一建筑布局加强了凉风效果,并引入了场地外的景色。

4. 琶洲寺公园

5. 石材和不锈钢材的洼地横跨汇入珠江的水道

6. 入口处展览/零售建筑的倒影

7. 阶梯式的平台和洼地逐级跌落至河流入口和江岸花园

8. 江岸花园通过建造跌落式平台和洼地,使人联想起过去的稻田风光。

tag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