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指导

2021-12-20 来源:V品旅游网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指导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的能力。这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阅读教学的最高理想境界。但是,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逐步培养才能达到。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 方法指导

阅读是一种过程,是“你中发现我,我中发现你”,也是“我思”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必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教师的讲是为帮助学生读,为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学会阅读。学生阅读是目的,讲解只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多讲是为了少讲,少讲是为了不讲,最后离开教师的讲解,学生自己也会阅读。 一、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朗读

1、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声音响亮,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如朱熹在《养正类篇》中说的“凡读书……须要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

2、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切不可让学生读上一篇就草草收兵,让读书仅仅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教师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中,读出感受,读出味道,读出情形。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采取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一味地让学生读、读、再读,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和怠倦,指导学生朗读,要在读的形式上想点办法,如举行朗读比赛,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分角色朗读,等等,创造情景,营造氛围。有了多种形式的读,提高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学生在读中逐步感受到文章的魅力,读出文章的品味,这样保证了朗读的质量,学生自身也得到进步。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1、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要以理解课文内容为基础,同时感情诵读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随着诵读的不断深入,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语文文字的内涵,作者思想感情有着新的感悟,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疑问,有着不同的情感体验,这时阅读教学渐进“佳境”。教师应适时巧妙地引导学生在“读与思”中去咀嚼语文文字的滋味,领悟语言文字的内涵,体验文章的情感,让学生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在感悟中受到艺术的感染,情感的熏陶。

2、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颂读,要在朗读技巧上加以指导。感情诵读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注意句子的停顿,把握好重音,控制好语速,运用好语调,把文章所蕴育的感情读出来,“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使课文内容,文章的情感及诵读的技巧有机地融为一体。

3、感情诵读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感情诵读,教师不能以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自己的情感体验作为衡量学生是否感情诵读的尺度。由于学生在知识水平、生活经验、思考问题的方式上,存在着个体异,对文章的理解、情感体验也就有着不同。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们的独特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 三、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学生有没有欣赏能力,这直接关系到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意境、情趣的理解、体会。作者写文章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欣赏水平,那精彩的文章也不会读出味道。所以,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也是主要的任务之一。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呢?第一,就是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作品。联系创作背景,体会作者当时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只有这样才能深刻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第二,要善于联系实际,许多知识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如在阅读教学中,能巧妙地组织这些联系,从知识的联系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会有很大的帮助。第三,培养学生想象和联想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丰富,不仅可以更充分、更深刻地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寓情于景,而且还可以启发学生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小学课本中的许多文章属于形象文章,形象文章要用形象方式来读。 四、有选择地利用多媒体

现在的阅读教学多媒体盛行,似乎不用多媒体,就不能体现现代化。其实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首先要清楚为什么要用?它的作用究竟有多大?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毕竟是工具,必须为我所用。那种完全用课件的演示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活动,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演示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的做法是很不妥的。有的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不用书,而是读屏幕,教材中精美的插图不利用而非要将其做成多媒体。明明是需要学生通过文本描述来实现自我想象、联想、体验与感悟的,却被教师精心制作的多媒体画面同化到一种认知与体验上去。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生成状态自始至终是我们的关注点和着眼点,教学的进程,课件内容的呈现始终应围绕他们的需求进行及时调控,而不能被预设的某种“电子教案”所羁绊,人机交流不能简单取代人际间的互动。所以说,我们使用多媒体课件不要只注重形式。要因需而用,适时适度,恰到好处;要用在关键处,用在点子上,使复杂的简单化,抽象的形象化,平面的立体化。

总之,阅读教学要把握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这条原则,从而使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成为有机整体,我们的阅读课就不会迷失方向,这是我们指导阅读的根本所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