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煮蛋煎蛋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3-01-17 来源:V品旅游网


《煮蛋?煎蛋?》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煮蛋?煎蛋?》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主题式课程”中班春季期《小小厨房》里的一个科学活动。这个活动主要通过讲述一个老公公、老婆婆检到很多蛋,晚上从蛋里出来小乌龟、小蛇、小鳄鱼的故事。故事有趣,充满悬念,幼儿在故事中学习知识,了解几种卵生动物的生活习性,激发幼儿对动物的热爱。

教学目标:

1、结合故事, 了解几种卵生动物的生活习性。 2、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怀。 教学准备:

1、熟的煎蛋和煮蛋各一个,熟的鸡蛋若干个; 2、故事插图、PPT课件、小动物“蛋”图片等。 教学方法:“悟学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感动):感动是学习的动力。

1、 经验回顾,教师出示一个鸡蛋问:这是什么蛋?老师同时出示公鸡、母鸡图片,让幼儿指认那只是公鸡?哪只是母鸡、了解鸡蛋是母鸡生的。 2、师向幼儿介绍鸡蛋可以做成各种口味吃,如:煮蛋,煎蛋。

3、蛋可以吃,鸡妈妈还可以孵成鸡宝宝呢。瞧:播放PPT----小鸡出生图。 (设计意图: 我利用幼儿熟悉的实物鸡蛋,通过出示母鸡图片、播放PPT视频等作为课前引语,上课伊始就牢牢地吸引幼儿的眼球,看小鸡破壳而出的视屏,生动形象,十分有趣,很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因兴趣而感动。也为下文了解几种蛋孵出动物宝宝作好铺垫)

二、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觉):感觉是学习的入门。

1、 引出故事。看到鸡蛋孵成鸡宝宝了,今天老师也讲一个几种蛋孵成几种动物宝宝的故事。

2、播放故事录音,幼儿欣赏,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3、教师出示PPT课文插图,边引导看图边讲故事内容。

(设计意图:播放故事录音,讲述故事语言规范,节奏感强,而且有背景配乐,听起来抑扬顿挫,感情丰富,从听觉上吸引幼儿兴趣。当幼儿正沉浸在优美动听的故事内容时,老师又借助PPT图片,边指着插图,用老师特有的语气、手势等肢体语言,幼儿看着插图,听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再次激发幼儿兴趣及求知欲,听录音、老师讲,连续两次听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内容的了解。)

三、PPT课件出示,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感知是学习的基础。 1、插图(1):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发现什么?(图上老公公、老婆婆去河边钓鱼,在草丛中发现有大有小的蛋)

2、插图(2):回到家后,他们在争吵什么?老公公要吃什么蛋?(水煮蛋);老婆婆要吃什么蛋?(油煎蛋)

3、插图(3)、播放小乌龟出生过程图,问:第一天晚上,放在炕上最小的蛋裂开了,钻出什么小动物?然后往哪去?(钻出小乌龟,游到河里) 4、插图(4)、播放小蛇出生过程图,问:第二天晚上,放在炕上那些不大不小的蛋裂开了,出来什么小动物?然后往哪去?(窜出小青蛇,钻进草丛) 5、插图(5)、播放小鳄鱼出生过程图,问:第三天晚上,放在炕上那些最大的蛋裂开了,又出来什么小动物?然后往哪去?(爬出小鳄鱼,跳进河里) 6、插图(6)、问:到了第四天,老公公、老婆婆想了一个什么办法?他们吃到蛋吗?

(一半做煮蛋,一半做煎蛋;篮子只剩蛋壳)

(设计意图:理解故事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为帮助幼儿完成学习目标,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小动物如何从蛋里破壳而出的视频,生动直观,把幼儿带进课文情景中去,在动画、图片中感受故事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有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幼儿对学习充满好奇与求知欲,通过老师的有效引导:抓住重点动词钻、游、窜、爬、跳等,老师又结合动作解释,幼儿学习气氛浓厚,课堂上也因此充满了活力与生机。)

四、游戏拓宽、知识巩固。(感悟):感悟是学习的升华。

1、游戏要求、游戏介绍。老师把鳄鱼蛋、小蛇蛋、小乌龟蛋按大、中、小形状、并分别涂上浅蓝、斑点褐色、土黄色进行区别。老师课前把画好的“蛋”藏在小朋友桌底下,请找一找。

2、老师在小黑板张贴三个“样品蛋”“蛋”后面有与该蛋对应的动物图片。

3、小朋友,你们在桌子周围里找到的一些“蛋”,猜一猜这些蛋里究竟是谁?你会捡到一只什么蛋呢?让幼儿看与老师黑板上的那一只“蛋”一样。 4、揭示谜底:老师把“蛋”后面的动物图亮出,让幼儿说说找到的是什么蛋,在看看同桌、别的小朋友又是什么蛋?引导幼儿说说有什么区别。

(设计意图: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把学习内容渗透在游戏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学习,感受深、记忆牢。另外通过图形大小、颜色不同,区别几种动物蛋的特点,理解那种蛋孵化出什么动物宝宝,一看二比较三讨论,能比较容易区别开来。让幼儿轻松学习,快乐掌握,寓教于乐。引导幼儿学会总结,发现规律,同时了解一些动物宝宝的出生秘密,在感悟中得到升华。) 五、细品故事内容,知识延伸。(感恩):感恩是学习的境界。 1、老公公、老婆婆检到的是什么蛋?这些蛋分别钻出什么动物宝宝? 2、你知道那些蛋是什么动物生的吗?

3、生活中你还知道什么动物宝宝是从蛋里孵出来的呢?

(设计意图:1、这是对故事的回顾,在理解故容后,知道老公公、老婆婆检到的是什么蛋,后来又分别裂开,出来几种动物宝宝,认识乌龟妈妈生出蛋孵出乌龟宝宝、小蛇妈妈生出蛋孵出小青蛇宝宝、鳄鱼妈妈生出蛋孵出鳄鱼宝宝。培养幼儿的分析、推理及思维能力。(关于学习的方略“五善”中的善于思考。)并从幼儿身边生活中去观察,发现类似的动物宝宝,培养幼儿的散发性思维,发展了幼儿的想象空间,将学习延伸到了文本之外(关于学习的方略“五善”中的善于观察、思考)感受动物的可爱,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热情,升华主题-----做个有爱心的孩子。)

(设计意图:2、这只要是鼓励幼儿多观察、多问,知识源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调动幼儿的求知欲望。使幼儿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

板书设计:

最小的蛋(图) ------------------小乌龟(图)

一蓝蛋(图) 不大不小的蛋(图) ------------------小蛇(图) 最大的蛋(图) -------------------小鳄鱼(图)

(设计意图:精心设计的板书也是充分体现故事的脉落,仅扣故事内容,生动的图片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讲、复述故事理清思路,概括提纲,为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活动反思:

一、活动由浅入深,从“兴趣”入手,让“兴趣”贯穿整个活动中。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既要了解故事内容,又要了解卵生动物特性,本活动教学内容量较大,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正因为如此,我从孩子身边所熟悉的鸡蛋引入,从他们的已有经验出发,再学习新内容。活动的内容选择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又高于幼儿的生活。再通过图片、PPT视频等手段激发兴趣,帮助孩子理解新学的内容,孩子也因此有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二、整个活动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环环相扣,方法灵活。通过幼儿的“五感”—感动、感觉、感知、感悟、感恩,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了解故事内容,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陶冶了情操。首先,教师利用实物、图片、视频,这就使教学活动变得更新、直观、生动,“感动”幼儿,激发了幼儿观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第二,将知识的传授与游戏相结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也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这一过程基本放手让幼儿去感觉、感知、感悟,去发现、去小结;第三,整个活动中教师始终起着引导作用,突出幼儿自主学习的行为,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体现了“悟学式”教学法中的“五善”中的善于观察、思考、总结这一理念。使幼儿观察的目标更明确,针对性更强。

三、活动中尊重幼儿学科学的特点,重视幼儿学科学的过程。在幼儿自身主动探索中,发现卵生动物的特征,了解蛋与卵生动物的关系,自始自终保证了幼儿学科学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幼儿再次探索的欲望。在“知识延伸”部分,我就让幼儿说说“生活中你还知道什么动物宝宝是从蛋里孵出来的呢?”幼儿随着对故事了解的深入,基本掌握一些卵生动物的特点,加上老师的适当引导,这又充分体现了“悟学式”教学法中的“五善”中的“善于实践”这一理念,在学习中让幼儿敢于“尝试”,让幼儿“自悟”,感受学习的乐趣,在“感悟”中获取知识,使幼儿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