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的“十二经脉”运行之谜与中医根结理论
春秋时代的“十二经脉”运行之谜与中医根结理论
与根、溜、注、入 机制不全
根者,本者,部位在下,皆经气始生始发之地,为经气之所出;结者,标者,部位在上,皆为经气归结之所。
标本根结的理论补充说明了经气的流注运行情况。《灵枢?经脉》、《灵枢?逆顺肥瘦》、《灵枢?营气》等篇所论述的十二经脉逐经循环传注的体系,使气血周流不息,营养全身;而标本根结理论不仅说明了人体四肢与头身的密切联系,而且更强调四肢为经气的根与本。在临床上,针刺这些部位的腧穴,易于激发经气、调节脏腑经络的功能,所以,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主治病症的范围较远较广,不仅能治局部病,而且能治远离腧穴部位的脏腑、头面、五官病等。
1. 根结的概念
4. 根结理论的应用 根结理论,说明经气循行两极相连的关系,
阐述了人体四肢与头面躯干的有机联系和腧穴之间的配合作用。
在临床应用上,四肢部腧穴除了可治疗所在部位疾患外,又能治
疗头面、胸、腹、背部的疾患。此外,因经气上下、内外相通,
故头面、躯干部腧穴,除了能治疗局部病痛之外,也可治疗四肢
部疾病。古代医家由此总结出:
根结:用于经络是指十二经脉的脉气起始和归结的部位。 根,树根,有起始的含义,脉气所起为根,是经气所起的根源处,如四肢末端的“井穴”。
结,结聚,有归结的含义,脉气所归为结,是经气所归的结聚处,在头面、胸、腹的
一定器官和部位。
根、溜、注、入:指手足阳经中脉气出入流行的部位。 根,经气所起的根源处,为“井穴”;
溜,经气所流经之处,多为“原穴”;
注,经气所灌注之处,多为“经穴”;
入,经或络气所进入之处,上部为颈部各阳经穴,下部为“络穴”。 2. 根结的内容
命门:指目部。《太素》卷十杨上善注说:“肾为命门,上通太阳于目,故目为命门”。《素问?阴阳离合论》王冰注:“命门者,藏精光照之所,则两目也”。可知“命门”指眼目,其意义与“肾为命门”和督脉穴命门相联系。“命门者目也”,这可看成是最早的注解。目是手足太阳共同所结之处。
颡大:《甲乙经》引作“颃颡”。原文“颡大者,钳耳也”,较费解。颃颡指鼻咽部,为手足阳明所结之处。
窗笼:指耳中。耳部是手足少阳共同
所结之处。
太仓:指胃部。《灵枢?胀论》:“胃者,
太仓也”。足太阴经结于胃,手太阴经“起于中焦”,也与胃有关。
廉泉、玉英:《灵枢?胀论》:“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素问?刺疟论》:“舌下两脉者,廉泉也”。指廉泉在舌下,与玉英同为津液之道路。可知手足少阴同结于舌下廉泉;
又《甲乙经》玉堂一名玉英,似指咽喉所在的胸部,故说厥阴“结于玉英,络于膻中”。膻中指心之外围,《灵枢?胀论》说:“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
3. 四根三结
四根:十二经脉都以四肢井穴为根。
三结:头—手三阳结于头;胸—手三阴结于胸;腹—足三阴结于腹。“根、结”和手足三阳经的“根、溜、注、入”,但从井穴与头面胸腹的关联意义来理解,手六经应与足六经相似,故元代?窦汉卿在《标幽赋》中便有“四根三结”的概括提法。这是在足六经根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十二经脉都是以四肢井穴为根,合称“四根”;以头、胸、腹三部为结,合称“三结”。原三阳经各结于目、鼻咽、耳,合为头部;三阴经各结于胃、舌下、胸,分化为手三阴结于胸部,足三阴结于腹部。以此归纳十二经要穴的主治重点具有特殊意义。“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
注于昆仓,入于天柱、飞扬也;足少阳根于窍阴,溜于丘墟,注于阳辅,入于天容、光明也;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入下陵(三里),入于人迎、丰隆也;手太阳根于少泽,溜于阳谷,注入小海,入于天窗、支正也;手少阳根于关冲,溜于阳池,注于支沟,入于天牖、外关也;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于阳溪,入于扶突、偏历也”。值得注意的是:各井穴都称为“根”,是脉气始发;其后的“溜(流)注”各穴,与五输穴所分稍有不同;“入”穴则一指颈部穴的上入头脑,一指络穴的由浅入深,以说明经与络的上下相通关系。 “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中病傍取”的选穴原则。
根结理论表明,经气在经脉中的输注,出发于根部,并循着“根?溜?注?入”的方向上入于头,这说明肘膝以下诸穴的重要作用。根为四肢末端的井穴,溜为原穴,注多为经穴,下入为络穴,这些穴均在四肢肘膝以下,与特定穴中的五输穴、原穴、络穴理论有相通之处。根、溜、注、入,除肘膝以下各穴外,它还联系了颈部一些腧穴,如上部入穴均在颈部。故根、溜、注、入理论,说明了四肢肘膝以下各穴具有全身治疗作用以及四肢部
与颈项部腧穴的上下相通关系。
《灵枢?根结》虽只举足六经的
《灵枢?根结》提到六阳经的根、溜、注、入各穴:
经脉的根,在四肢末端的“井穴”;结在头面、胸腹的一定器官和部位,其具体内容见《灵枢?根结》所载:“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少阳根于窍
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所结部位解释如下:
春秋时代的“十二经脉”运行之谜至今未解
祖国医学中的“十二经脉”理论,出自《素问》、《灵枢》。由于人体五脏六腑的“十二经脉”各有两条经脉,一道在左侧,一道在右侧,而《灵枢经》对“十二经脉”的论述仅只一个侧面而已。若研究人体“十二经脉”的运行机理,必须将《灵枢经》中有关“十二经脉”的一切论述综合起来研究,才能悟出“十二经脉”的真谛。如果仅凭《灵枢经》中某一章节对“十二经脉”之片面的论述来分析,即会形成种种不可理解的矛盾。例如经云:“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数千年以来中医界人士都遵循这一教条传承至今。如果手足的“十二经脉”一直是按照以上的规律循行,即形成如下的自我矛盾。
(一)井荥俞经合的出入矛盾
《灵枢?本输篇)曰:“手太阴肺经出于少商为井木,溜于鱼际为荥,注于太渊为俞,行于经渠为经,入于足泽为合。”经曰:“手之三阴从胸走手……”如手太阴肺经全是从胸走到手,故从“少商穴”出,是合乎运行道理的。但入于“尺泽穴”,即形成“经气倒流”的矛盾现象,何以手太阴肺经在走过了之道中所“入”呢?此为手三阴经之“入合穴”的自我矛盾
现象。
《灵枢?本输篇》曰:“手阳明大肠经,出于商阳为井金,溜于二间为荥,注于三间为俞,过于合谷为原。行于阳溪为经,入于曲池为合。”经云:“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若手阳明大肠经一直是从手走到头,故入走于“曲池穴”是合乎运行道理的,但出于“商阳穴”就矛盾了。其“商阳穴”位于手指端,为何从手阳明经的“起点”而出?又为何所出之“商阳穴”反处于所入的“曲池穴”之后呢?此为手三阳经之“出井穴“的自我矛盾现象。
关于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之“出井、入合”的矛盾,亦按以上道理推论;其足三阳经的“入”呈矛盾现象,足三阴经的“出”呈矛盾现象。
(二)根结矛盾
《灵枢?根结篇》云:“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阳明极于厉兑、结于颡大。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厥阴根于大
墩,结于玉英,络于膻中。”经曰:“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若联系以上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之走向来推理阴、阳、根、结的居点:其足三阴经的根、结居点是合乎循行规律的,因为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故应根左足,而结在胸上。
若是将足三阳经的根、结居点来结合足三阴经的根、结居点相对照定理,其足三阳的“根”当在头,“结”当在足。而足三阳的“根”反在足,“结” 反在头,此乃根结矛盾。
(三)根、溜、注、入矛盾
《灵枢?根结篇)云:“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足少阳根于窍阴,溜于立墟,注于阳辅,入于天容。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入于人迎。手太阴根于少泽,溜于阳谷,注于小海,入于天窗。手少阳根于关冲,溜于阳池,注于支沟,入于天牖。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于阳溪,入于扶突。”据以上足三阳经与手三阳经的根、溜、注、入走向,若结合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的道理分析:其手三阳经之根、溜、注、入的循行路线是合理的,它是随着手之三阳从手走头的路线而根、溜、注、入的。但是,足三阳经的根、溜、注、入路线就不符合道理了——不但不能从头走足来根、溜、注、入,反而“从足走头”而根、溜、注、入,此乃根、溜、注、入矛盾。
诸如以上有关“十二经脉”的出、入、根结及根、溜、注、入等经脉循环迂回的逆行矛盾,从古至今著书者众理纷纭,皆附和围绕着“经典的理义”注释,未有剖析说明“十二经脉”之内在所形成的“各种矛盾”而难圆其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