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狭窄法动物深静脉血栓模型方法学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2024-08-19 来源:V品旅游网
2015年07月 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Jul,2015 Vo1.27 Semimonthly No.13 第27卷半月刊第13期 【综 述】 狭窄法动物深静脉血栓模型方法学及其 应用研究进展 卜鹏飞,周如丹,赵学凌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云南昆明650032) 【摘要】 动物血栓模型是人类研究血栓性疾病及开发临床药物的重要工具,狭窄法动物血栓模型是在结扎法动物血栓模型的基础上改 进形成的,因其符合临床患者的发病特点,故得到广泛使用。本文就其制作方法、机制、评价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作一个综述,为血栓性疾病基础 与临床研究提供较实用的方法学依据。 【关键词】 动物血栓模型;狭窄法;综述 doi:10.3969/j.issn.1672-0369.2015.13.051 中图分类号:R一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5)13—0088—03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外 回纳腹腔脏器并缝合腹壁,计时2~6 h后重新打开 科常见的周围血管性疾病,深静脉血栓导致的静脉 腹腔,在结扎点下方2 em处阻断血流,沿血管腔纵 瓣膜功能不全及其相关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很 行剖开,取出血栓秤量其干重。实验得出血栓的成 大威胁,在临床上该病一直深受重视。著名医学家 栓率在3 6 h,分别为60% 80%和100%。此后. 魏尔啸在19世纪就提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 其他国内外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多的探索。赛 是血流淤滞、血液高凝状态及静脉壁的损伤[1]。因 力克・马高维亚等_3 在结扎下腔静脉时将一根导丝 为受相关因素及伦理道德的限制,研究人员不可能 与下腔静脉一起结扎,并用血管夹阻断下腔静脉下 在患者身上直接实验和取得研究数据,这样。寻求一 段血流.1 h后撤掉血管夹并拿出导丝,成功构建了 种科学的且具有可行性的研究模型是必要的。从最 血栓模型,其认为此模型能保障少量血液回流,符合 初研究至今,国内外学者探索应用的深静脉血栓动 临床患者DVT形成的急性期病理演变,是一种动态 物模型种类繁多,每种动物模型都有其优缺点和侧 的研究模型。Diaz JA_4 等在此基础上做了改进。将 重点。狭窄法造模机制因符合外科术后卧床患者的 5—0缝线与下腔静脉一起结扎,但没有进行下腔静 临床发病特点而在血管外科及骨科的基础研究中应 脉下段血流的阻断,之后抽取缝线而成功建立深静 用较广,故本文就狭窄法制作动物血栓模型方法学 脉血栓模型。2011年Brill ̄ ]等在上述方法的基础 及其应用作一综述。 1 狭窄法动物血栓模型的制作方法 上又进行了改动,在结扎下腔静脉的同时将一个 30G注射针头并排放置,结扎完成后移去30G注射 Reyers等_2 在1980年通过结扎大鼠下腔静脉 针头,可造成下腔静脉大约90%的狭窄率。以上方 首次建立大鼠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开创了通过结 法即为“狭窄法”,该模型在控制血液阻滞和组织缺 保证了一定程度的血液流动性,符合临 扎下腔静脉制作血栓模型的先河。具体操作方法如 氧的情况下,下:大鼠麻醉固定后,沿腹白线切开,长度以适合手 床术后长期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  术操作为宜,将腹腔脏器用棉签拔出,并用生理盐水 更适合临床血栓疾病的研究。浸泡过的纱布包裹,置于大鼠左侧,暴露下腔静脉后 2狭窄法动物血栓模型的机制 仔细分离,将附着与静脉后壁的腹主动脉钝性分离, Brooks EG等学者L6 研究认为应用狭窄法结 分离后于左肾静脉与下腔静脉交汇处用丝线结扎下 扎下腔静脉后.造成下腔静脉血流淤滞而非完全阻 腔静脉,使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完成上述操作后, 断,血流淤滞导致内皮细胞缺血缺氧,造成内皮细胞 损伤,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而发生血栓。白云城_9 基金项目: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960389);2012年云 等通过狭窄法成功复制了大鼠深静脉血栓模型,并 南省卫生科技内设研究机构项目(2012WS0007)。 认为通过结扎下腔静脉并不是引起血栓形成的原 作者简介: 鹏飞(1989一),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深静脉血 因,而狭窄后造成静脉内少量血液流动引起的血管 栓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通讯作者:赵学凌,Email:zhaoxuelin@rip.km169.net。 88 内皮细胞缺氧,启动了内皮细胞的活化,这才是血栓 形成的关键因素。也有人_l叫认为,内皮细胞缺血缺 2015年07月 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Jul,2015 Vo1.27 Semimonthly No.13 第27卷半月刊第13期 氧导致大量氧自由基形成损伤内皮细胞是血栓形成 建立小鼠下腔静脉深静脉血栓模型,通过观察血栓 的原因之一。Rubanyl 1]通过研究认为,缺氧可使内 皮细胞释放血管收缩因子,加重微血栓的形成。总 形成后下腔静脉及血栓栓子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一 1仅(MIP一1 )的表达及其与血栓栓子溶解之间的关 解过程,给予MIP一1 中和抗体可阻断其溶栓效应。 之,狭窄后造成静脉血流淤滞,内皮细胞缺氧并损伤 系,得出DVT形成后MIP一1d参与了血栓栓子的溶 内皮细胞,从而启动了外源性凝血系统形成血栓。 3狭窄法动物血栓模型的评价 一4.2 血栓性疾病方面的诊断、治疗研究 顾毅 1 8]采用此模型,插入Fogarty导管取血栓,观察 般来说.一个动物血栓模型的最后评价都是 等[依据病理结果为标准。它可以清楚显示出血栓的形 不同时相导管取血栓对血管壁的影响,探讨应用球 态、组成以及血管壁的损伤情况。但是,在血栓形成 和消退过程中的各种动态变化则有赖于其他检测手 段。比如血液中各种与血栓形成有关的蛋白测定,血 管内血流动力学测定等。但是对于啮齿类动物DVT 模型来说,因动物体积太小无法操作及其他等原因, 物理学方法测定血流动力学及超声等检测手段.在 实际操作中一般很少应用,故主要的评价方式为血 液及组织的生化和病理检测。戎建杰等 。]通过观 察静脉通畅度、胶原纤维的沉积、有无附壁血栓形 成、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内皮细胞损伤程度等, 研究和比较系统性溶栓和导管直接溶栓在急性深静 脉血栓形成后静脉壁形态学的影响及近期疗效。王 辉等[1 ]根据血栓形成的不同时间点。应用超声消融 技术对超声溶栓效果、血管再通情况、静脉壁及瓣膜 的病理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腔内超声溶栓治疗深 静脉血栓的疗效。 4狭窄法动物血栓模型的应用 4.1凝血、纤溶因子方面的研究勾红菊等[1 利 用slit2过表达转基因小鼠进行下腔静脉结扎造模。 通过观察血栓形成的情况、血栓重量长度比、测量出 血时间、HE染色观察血栓形成的病理形态,发现 slit2过表达能通过抑制白色血栓形成而有效抑制深 静脉血栓的形成。顾取良等[】 分别对SGT基因敲 除小鼠及野生型对照鼠进行下腔静脉结扎建立DVT 模型,并观察建模后两种小鼠体内血栓形成情况。测 定凝血时间、出血时间、血栓重量及长度,HE染色观 察血栓形成的病理形态特点,ELISA法检 0血清中 白细胞介素一6(interleukin 6,IL一6)和可溶性细胞间 黏附分子一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一 1,sICAM一1)的表达,结果发现SGT基因敲除能有 效抑制DVT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血小板功能 受影响及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改变有关。吴大勇 等¨ 利用99Tcm一聚合白蛋白对家兔下腔静脉血栓 模型显像,观察99Tcm—MAA显像诊断静脉血栓的 准确性,得出99Tcm—MAA显像可用于观察家兔下 腔静脉血栓模型,但显像准确率较低。刘海平等 1 囊导管取血栓术治疗DVT形成的时机。白云城 等_1 9]采用狭窄法制备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并对血栓 形成的时机做了详细研究,得出sD大鼠狭窄法造模 结束至造模后6 h是血栓形成的起始期,造模后6 48 h是血栓形成的稳定期。造模后72 h进入血栓消 退期,至21 d血栓完全消退,下腔静脉再通。 4.3 临床药物方面的研究杨熠等[2o]通过此种模 型研究氯吡格雷抗血栓的作用,发现氯吡格雷通过 特异性的抑制ADP的活性从而达到抑制各种动静 脉血栓形成的作用。王高学等[2¨通过实验得出新 型纤溶酶FA—I无论经静脉注射还是口服均能达到 抗栓、溶栓之功效。马建等_2 通过观察低分子量肝 素(LMWH)对小鼠凝血时间及大鼠静脉血栓形成的 影响,对其主要药效学进行了研究。并与国外同类产 品Clivarin及普通肝素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LM— WH具有生物利用度高、抗血栓作用强和对凝血系 统影响小的特性。陈秋生[ ]等观察抗凝血酶Ⅲ(AT 一Ⅲ)在大剂量时具有较好的抑制静脉血栓形成的 作用。 5结论与展望 目前DVT模型所选用的动物主要包括啮齿类 和灵长类两大种类,啮齿类动物以大鼠、小鼠为 主 ],灵长类动物多选用狒狒 。狭窄法制作动 物血栓模型简便易行,对于上述种属都能适用。目 前,试验中所控制的静脉狭窄率没有统一标准。基 本都根据个人实验自行设定,因此探索一个合适的 “狭窄率”很有必要,对于实验数据的统一具有重要 作用。随着动物转基因技术的进步。狭窄法血栓模 型对分析血栓相关性疾病的形成机制、明确凝血、纤 溶物质的功能、开发新的抗凝、溶栓药物将发挥更大 作用。 参考文献 [1] Virchow R.Thrombosis and emboli[M】.Canton,MA:Science History Publications:1846:22-23. [2]Reyers I,Mussoni L,Donati MB,et a1.Failure of aspiirn at dif- ferent doses to modify experimental thrombosis in rats[J].Throm— bosis,1980,18(5):669. 89 2015年07月 第27卷半月刊第13期 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Jul。2015 Vo1.27 Semimonthly No.13 (上接第78页) 列腺素E1的一种衍生物,其作用机理为:在体内迅 速转化为米索前列腺酸,增强子宫张力,增强子宫平 参考文献 [1]盛祯.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乡 村医药,2014,21(2):38—47. 滑肌的收缩能力,增强产妇的宫缩,促进胎盘与子宫 壁分离,使产妇第三产程缩短,出血量降低,出血症 状得到改善¨6]。该药物具有口服后吸收好,起效 快,使用简单及方便的优点。宫缩素是一种传统的 增强宫缩的药物。作用机理为:进人产妇体内后,对 子宫平滑肌的肌浆内的缩宫素受体产生刺激。间接 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作用_7]。但有一些产妇对宫 缩素不敏感,这使得宫缩素难以发挥较好的疗效 [2] 陆勤云.米索前列醇在防治孕产妇产后出血中的l临床应用价 值[J].现代医药卫生,2014,12(4):580—581. [3]沈静.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49例的临床观察[J].现代养 生,2014,5(2O):99. [4] 单美云.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药物与人, 2014,27(4):84—85. [5] 吴朗玉.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妇产后出血方面的效果分析 [J].当代医药论丛,2014,8(15):286—287.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 分娩后2 h内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均短 [6] 王志华.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 [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7(11):46—47. [7]李红.探析治疗产后出血的新进展[J].当代医药论丛,2014, 12(18):255—256. 于或少于对照组,提示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妇产 后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肌内注射缩宫素效果。 (收稿日期:2015—01—20) 编辑:王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