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的杜甫选诗高中语文教科书(人教版)共选取了杜甫的七首律诗,它们分
别是《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蜀相》、《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其中,前三首出现在必修三教材中,后四首出现在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
它们或要学生背诵理解,或需学生自主赏析,要求略有差别。本 文试将这七首诗作整体把握,寻求它们的一些共同点,希望见微 知著,帮助学生理解与感悟杜甫的诗歌。 一、创作时期均为杜甫后期作品 见下表:
杜甫卒于公元770年,除《蜀相》一诗是杜甫初至成都,定居 浣花草堂时所作,其余六首诗均为杜甫在生命的最后漂泊岁月中 所作,是他生命最后衷肠的倾诉。 二、情感基调大体一致
杜甫越是晚年的诗作,“沉郁顿挫”的个人风格体现的越是淋漓尽致。这时期的情感,对比他少年壮游时期的远大抱负、雄心壮
志已不可同日而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干云也已渐行渐远。诗人在颠沛流离中更多流露出的是凄苦、悲催、哀愁
等情感,尽管这种情感的抒发往往是迂回深沉而非宣泄式的哀嚎。杜甫之所以给学生大体留下一个“苦涩”“哀愁”的模糊印象,多半与其最后时期诗作的这种情感不无关系。
三、虽抒沉郁之情常写壮阔之景
这七首诗情感的抒发多是沉郁的,悲切的,但老杜在写景之时 却并没有选取细小的、狭窄的、婉约的乃至凄凉的种种意象,相反,他选取了一些宏大的、开阔的、近似豪放的意象,进而构成
气象雄浑、天高地阔般的整体意境。见下表:
杜甫之所以能将这种沉郁之情与壮阔之景天衣无缝且以一种一
贯风格的姿态出现,或许有以下几点原因:
1.主观上:诗人个人文学功力的体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创作上:“一切景语皆情语”。写这些壮景根本上还是为了更好的抒发情感,表达主题。如《登岳阳楼》诗中,若没有“吴楚
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诗人的渺小、无助就得不到充分体现,感染力也将被削弱。正所
谓“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清·浦起龙)。再如 《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呈现的是天高地迥、雄浑阔大的意境,唯如此,不能衬托出“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般个人的极端渺小。
3.客观上:“盛唐气象”在诗人身上的折射。杜甫生于唐朝由 盛转衰时期,而杜甫晚年已完全处于唐朝的衰落期,但是,盛唐 特有的雄壮浑厚的时代气息,赋予了诗人充分的自信、开阔的胸襟,诗风也明朗刚健、大气磅礴,且这种诗风是一贯的、连续的。可以说,这是盛唐时代的精魂在诗人身上的“余音缭绕”。
四、“一题不止一事,一诗不止一题”
杜甫晚年的诗作中抒发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单纯的,分割的,而是多样的、复杂的、交织的。如《登高》中的“万里悲秋
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句,万里是一悲远,悲秋是二悲凉;做客是三悲离,百年是四悲老;多病是五悲身,登台是六悲孤,
壮志难酬七悲怨和八悲愤。再如《登岳阳楼》中的“凭轩涕泗流”,杜甫泪水的成分是复杂的,“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悲年老,悲体病,悲孤身,悲漂泊,悲亲朋无信,真可谓五味杂陈,“剪不断,理还乱”。正如卢世傕所说:“杜诗如《登楼》《阁夜》
……,一题不止一事,一诗不止一题,意中言外,怆然有无穷之思。”
五、不论穷达,心忧天下
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杜甫本人被尊为“诗圣”。当然, 个体生命中遭遇挫折苦难的绝不止杜甫一人,“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被古代知识分子奉为圭臬。杜甫的“圣”体现在他一直扎根在那片大唐土地上,一直关注着现实社会。他
的伟大之处恰恰在于他无论身处何种境地,自身遭遇怎样困苦, 始终心怀家国天下,心忧黎民百姓。“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还以《登岳阳楼》为例,如上文所叙,在抒发了“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个人情感之后,笔锋一转,“戎马关山北”,又虑
及北方边关战事又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在《阁夜》中,“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突出蜀中大乱,战事紧急,时局
动荡不安;“野哭千家闻战伐”又描绘出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水深火热,读来令人动容;在《咏怀古迹(其三)》中,“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借他人杯酒浇胸中块垒,表达一心为国却怀才不遇的抑郁,《蜀相》里也流露出类似情感。
以上是对教材中的杜甫选诗作了一些粗线条的概括,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老杜后期诗作的脉络、情感及特点,同时对了解杜甫的整体诗作风格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