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群体实体性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

2023-09-16 来源:V品旅游网


第32卷 第2期 2010年3月

宁 波 大 学 学 报 (教 育 科 学 版) Vol. 32 No.2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Mar. 2010

群体实体性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

贾 磊1,刘春雷2,张庆林1,2

(1. 西南大学 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2. 西南大学 心理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群体实体性(entitativity)是指一群人被知觉为结合在某个一致单位中的程度。它主要受群体内相似性与同质性等因素的影响,并对个体社会认知能够产生重要作用。它不仅会影响人们对社会群体的认识归类、印象形成、社会推理以及群体认同,而且是造成刻板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群体实体性;群体归类;印象形成;社会认同;刻板印象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10)02-0030-05

一、群体实体性理论简述

群体中的人们之所以能够构成一个群体并被我们知觉认识,首先在于该群体具有某种实体属性,使得我们在认识加工时能够将它同其他群体区分,并加以分类和概括化表征。因此,Campbell首先使用“群体实体性(entitativity)”一词,用以表述和形容某一社会集合具有“自然的实体属性”并“真实存在”的程度,或者说一群人被知觉为结合在某个一致单位中的程度。他认为,个体在知觉认识某一社会群体时会依照群体内部被认识到的组织结构性,按照格式塔知觉原则——接近性原则、相似性原则、共同运动原则和共同命运原则,将该群体知觉为一个与其他群体相区别的独立实体。因此,群体的实体性可以被理解为群体被感知到的相对独立性。[1] Campbell提出的群体实体性从格式塔理论的角度解释了人们对于社会群体的归类过程。个体在对社会群体进行知觉归类时,一般会依照群体被认识到的基本特性进行类别划分并形成群体印象表征。群体被知觉到的基本特性一般分为两类,一是群体的变异性,它是对群体内的差异的认识,是群体内成员被认识到的彼此间的不同;另一个则是群体实体性,它是对群体独立存在的基本认识,是群体被认识到的知觉格式塔,主要受群体内成员间的相似性(similarity)和同

收稿日期:2009-12-10

质性(homogenous)的影响。[1-4] 群体实体性使得该群体的成员能够因彼此间的相似或同质而被人们感知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从而具有社会范畴化表征的可能。群体的变异性与实体性此消彼长,共同决定某一群体能否被人们感知为一个密切联系着的实体。变异性多了,则群体内差异变大,群体则变得不易被感知为一个一致的实体,实体性就会下降;相反,群体的实体性增强,群体内的相似性和一致性增多,群体会被看成是一个内部密切联系且高度统一的整体,则群体的变异性下降。依照格式塔理论,由于某一群人能够被知觉为一个群体,其印象形成时对群体内共同或相似特征的概括化加工以及群体表征的范畴化加工是自动和优先的,它更依赖于作为群体共性的群体实体性。因此群体实体性在对群体认知中的作用更为重要。它决定了某一群体及其成员被人们印象表征的基本情况,并由此影响着人们对于该群体的推理与认识。[2]

群体实体性理论强调格式塔原则在社会认知中的重要作用,它对群体归类以及群体印象形成的解释符合一般的认知加工规律,因此得到了一批研究者的赞同。但它只是从自下而上的角度阐述了知觉到的群体特性对群体归类以及群体印象表征的影响,却难以解释文化、价值、竞争、冲突等社会性因素所引发的社会性动机和情绪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04JJDZH014);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西国重NSKD06002)

第一作者简介:贾 磊(1984-),男,江苏扬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认知与民族心理。E-mail: jialei917822@126.com 通讯作者简介:张庆林(1948-),男,江苏杨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学习与教育心理。E-mail: qlzhang@swu.edu.cn

第2期

贾 磊等:群体实体性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 31

自上而下对社会群体归类以及印象形成造成的作用和影响,因此无法进一步解释由此产生的群体认同、刻板印象、偏见等社会心理现象。此外,受研究手段和方法的限制,有关群体实体性在群体知觉表征和印象形成中的作用也缺乏进一步实证研究的支持,因此群体实体性的早期研究并未受到心理学界的重视。

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Hamilton为代表的一批研究者在群体实体性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社会认同、自我分类等理论思想,对群体实体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验证、补充,解决了上述理论缺陷,进而将群体实体性的研究扩展到群体认同以及刻板印象等领域。群体实体性已经成为当前国外社会认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群体实体性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 (一)群体实体性对群体知觉认识的影响 群体实体性对群体知觉认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群体实体性可以影响人们对于群体的知觉表征。Hamilton首先提供了较为系统的实验证据。他们发现,具有高群体实体性的群体会比具有低群体实体性的群体受到更好的表征加工,而且这是由于加工方式上的差异造成的。之前研究表明,人们对个体目标和对群体目标的印象表征是采用两种不同的加工方式。一般情况下,人们对个体目标的印象表征更多是采用在线(on-line)加工的方式。在这种加工方式下,人们对于个体目标的印象表征基于最初对他们行为特征的整合性的加工编码。这种整合性的印象表征形成后无需对个体的行为信息进行再次的记忆搜索就可直接用于推理判断,因此回忆与判断间不存在或者存在较低的相关关系。而人们对于群体目标的印象表征则会因群体成员信息整合的复杂而更多地依赖于记忆中群体成员信息的逐步搜索,因此采用的是记忆搜索式的加工方式。由于加工方式的差异,在知觉加工中个体要比群体更多受到知觉者的自动化的信息整合,因此一般情况下个体印象表征要比群体印象表征受到更好的记忆编码和存储。但当群体被知觉为拥有高群体实体性时,群体印象表征在加工方式上变得同个体的印象表征相似,两者间在记忆上的差异变得不显著。不仅被试对于两类目标信息的回忆成绩不存在差异,而且出现了群体信息回

忆的启动效应、典型群体错觉相关效应(illusory

correlation effects)的消失以及回忆与判断间的低相关。但当某群体被知觉为低实体性时,则出现了与以上情形相反的结果,只产生了较少的整合性加工。[5-7]

另一些研究者也提供了相似的证据。Dasgupta等人发现,被试对具有高群体实体性的群体的认识判断要比无实体性的群体要更为准确,并且这种群体实体性不仅可以是群体成员身体特征上的相似性与同质性,而且可以是心理特征上的相似性与同质性。[4] Lickel等人对群体实体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他们发现,美国和波兰的被试在对40种群体的群体实体性的评定上存在有显著的相似。研究结果显示,除了群体内成员的相似或者同质之外,该群体对其成员的重要性,他们共同的群体目标和行为结果,以及群体内成员接触的程度也同群体实体性存在较高的相关关系。将以上因素引入群体实体性的测量,依照群体实体性的高低可以将被试对社会群体的归类划分为4种不同的群体类别,分别是亲密群体(intimacy groups, 如家庭、支持团体),任务群体(task groups, 如陪审团、剧团),社会分类(social categories, 如犹太人、妇女)以及松散联合(loose association, 如公交车上的乘客)。[8-9] 在此基础上,Sherman采用以上群体分类进行了认知加工上的检验。结果发现,被试在对群体成员特征进行整合加工进而形成群体印象时,会自动且内隐地采用这种类别划分方式对成员特征进行分类整合编码,使得人们对于群体的印象表征会因群体实体性的不同呈现类别化的特点。[10]

(二)群体实体性对群体成员身份认同影响 群体实体性不仅会对群体的知觉表征及印象形成造成影响,它也会影响群体成员对社会身份的认同。Abelson研究发现,高实体性的群体除了能够获得更高的能力估计之外,它们还会激发起被试更多的消极感。这种消极感的产生可能是由高实体性群体所含消极性信息引起的群体性威胁造成的。这种群体性威胁的出现说明群体实体性可能激发了知觉者对于自身群体身份的关注和认同,进而引发了知觉者内在的情绪体

[11]验。 Castano的研究则进一步对群体实体性与

32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

个体成员对群体的认同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以欧盟作为目标群体,采用欧盟公民作为被试;通过控制群体实体性,他们发现,受表征差异的影响,高群体实体性可以使群体内成员的产生较强的本群体认同,而低群体实体性则会削弱这一认同。基于以上的发现,Castano建议,对于处在形成中或刚刚形成的群体(如欧盟)来说,增加内部的群体实体性是十分重要的。[12-13]

Johnson针对 Lickel等人依照群体实体性差异提出的群体类别提供了社会性解释。他们认为,这种群体知觉上类别划分实际反映了人们在对群体归类以及对群体身份认同中的基本需求和动机。其中,亲密群体与知觉者的身份归属密切相关,任务群体同其成就动机密切相关,而社会性分类群体则反映了其在社会身份识别的需要。[14] 此外,Hogg结合自己的模糊削减理论(uncertainty reduction theory)与Tajfel、Turner等人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fy theory)探讨了群体实体性与群体身份认同以及自我模糊三者间存在的关系。他的研究发现,当个体感到更多的模糊感并且将自己所属的群体知觉为具有高群体实体性时,他们出现了更强的群体认同。[15] Sani的研究则进一步发现个体对本群体的社会认同越强,则他对本群体知觉到的实体性也会随之提高。以上研究均表明证明,群体实体性不仅会对群体的表征和印象的形成产生影响,而且会在一定情景下激发个体对于社会身份的认同,进而影响个体的人格自我。[16]

(三)群体实体性对群体刻板印象的影响 之前Stangor的研究表明,群体刻板印象的形成可能取决于刻板印象期望的强度以及形成群体刻板印象的动机。[17]在发现群体实体性所包含的期望成分能够对群体表征产生重要影响后,Brewer 和Harasty首先将群体的实体性同刻板印象形成联系起来。他们探讨了群体实体性与不同知觉表征策略可能存在的关系。结果发现具有高实体性的群体可能具有较高的原型表征,并使得被试更有可能形成对群体的刻板印象;而低实体性的群体则具有更好的样例表征,较之于高实体性的群体,它们不容易使被试产生刻板印象。在此基础上,Brewer和Harasty认为群体实体性与刻板印象的形成有关。[18]相似的结果也

出现在了Pickett的研究中。[2]此外,Yzerbyt也发现,群体成员间的相似与相互间的密切联系会增加群体刻板印象的出现概率。他们认为群体实

[19-20]

体性可能是造成群体刻板印象的重要原因。 基于以上的发现,Crawford采用重学存储推理范式(saving-in-relearning inference paradigm)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检验。他们发现,相对于低实体性的群体或者无实体性的松散集合,人们对于高群体实体性群体的印象表征需要更长的加工时间,并且会在群体成员的再认辨别中出现更为显著的刻板化判断。进一步的实验发现,之所以出现以上现象,是因为高群体实体性的群体的印象表征加工出现了更多群体成员特征的相互迁移以及对成员信息的整合性加工。更为关键的是,这种特征迁移和信息整合仅出现在对群体成员信息的阅读编码阶段,而不是群体相关信息的再认提取阶段。据此,Crawford等人解释认为,群体实体性是影响和导致群体刻板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它通过影响人们对群体成员信息的整合性加工(如图1),进而使得群体印象表征出现刻板化。而刻板化的群体印象表征会因群体归类以及文化、竞争等社会性因素的加入而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意义,得以维持并受到

① 高群体实体性群体的个体成员;② 个体不同的行为隐含有不同的特征;③ 知觉者依赖于观察到群体成员的行为表现对个体成员作出推理和概括;④ 具有一定基数的成员特征被当作群体内的可迁移成分,作为整个高群体实体性群体的印象表征,成为刻板印象;⑤ 刻板印象被作为群体的可迁移成分被推广运用在群体的所有成员上;⑥ 最后所有的群体成员都被认为具有相似的特征。

图1 高群体实体性群体的特征迁移与刻板印象的形成②

第2期

贾 磊等:群体实体性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 33

不断强化,最终成为刻板印象。[21]

Spencer的研究也提供相似的结论。他们以东西方文化和人格发展道路不同造成的群体实体性为自变量,对中、美两地大学生在群体成员身份推理中的刻板化加工做了跨文化检验。研究分为三个实验,实验中被试被要求依照提供的个体特征对个体的群体身份进行推理判断,或者依照群体身份对个体可能具有的特征进行推理判断,或者依照群体身份对个体可能具有的特征进行推理判断。实验同时对中、美被试在知觉和推理时的群体实体性进行差异比较。测量采用自编的群体实体性测量问卷,这一问卷在Lickel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补充,加入了群体存在发展的连续性,群体成员对本群体的认同情况,以及群体内成员的态度、行为和价值观是否依赖于某一事物或社会组织等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不管推理涉及的群体身份是有关职业还是有关国别,中国被试比美国被试在认识、推理上均呈现出更高的群体实体性,并出现了更强程度的刻板印象。由于群体实体性是对群体的知觉和认识,它是对群体思维、判断的基础。因此这一结果不仅说明文化不同引起的群体实体性差异确实能够造成对群体印象表征的不同,进而导致对群体思维判断的差异,同时也支持了关于群体实体性是造成群体刻板印象产生重要原因的假说。[22]

有研究者进一步将这种群体实体性的差异解释为个体社会认知内隐理论上的差异。他们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内隐理论:渐进性理论(incremental theory)与实体理论(entity theory)。持渐进性理论的个体一般认为个体及群体的特征是易于改变和发展的,而持实体理论的个体则偏向于认为个体和群体的特征是稳定并难以改变的。由于持群体渐进性理论的个体认为群体特征可变,因此更注重环境和自身心理状态的变化,关注信息的反刻板性,因而在知觉与推理中不容易产生刻板印象;而持实体理论的个体,由于其关注被知觉者在知觉到的信息中自身特点,坚持群体特征不变的观点,因此会在知觉与推理中更容易出现刻板印象。[23]

三、结语

群体实体性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社会认知,尤其是群体研究的一大热点课题。它的出现很大程

度上弥补了之前理论模型对于群体认知加工,尤

其是对群体印象形成以及刻板印象产生理论解释上的不足。尽管之前Brewer的双加工模型(the dual-process model)以及Fiske和 Neuberg的连续性模型(the continuum model)也对印象形成的加工机制做出了解释,但正如Crawford等人所指出,“这两个模型的目的在于鉴别个体相关信息以及群体相关信息是如何影响个体的印象的”,“它们针对的是理解个体的印象形成而非群体的印象形成”,因此“这些模型无法解释群体信息是如何影响其个体成员印象的,也无法解释这些个体成员印象或特征是如何传递到整个群体,形成刻板印象的”。 [21] 而群体实体性的研究发现不仅从理论上详细解答了这一问题,而且提供了相关的实验证据。 但从理论发展的角度来看,群体实体性研究仍旧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现有的研究发现仅能证实群体实体性会对群体印象形成、群体认同以及刻板印象产生重要影响,它是否会影响社会认知的其他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证检验。另外,对于群体实体性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仅有Lickel等人的少量研究,且未能取得一致性的结论。因此,群体实体性研究也将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进一步探索群体实体性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并对已有研究领域进行理论整合,加强对群体实体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可能是群体实体性研究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注释:

①在知觉多数群体和少数群体时,由于群体信息出现的频数或者熟悉程度的差异所导致的一种认知偏差现象。具体表现为,尽管两群体可取行为与不可取行为出现的比例一致,但由于两个群体在信息出现的频数(或熟悉度)上存在不一致,使得人们更倾向于喜欢多数群体。

②Figure 1.引自CRAWFORD M T,SHERMAN S J, HAMILTON D L. Perceived entitativity, stereotype formation, and the interchangeability of group membe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83(5): 1 076-1 094.

参考文献

[1] CAMPBELL D T. Common fate, similarity, and other indices

of the status of aggregates of persons as social entities [J]. Behavioral Science, 1958(3): 14-25.

[2] PICKETT C L, PERROTT D A. Shall I compare thee? Perceived

entitativity and ease comparison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34

Social Psychology, 2004, 40: 283-289.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 28(2): 135-143.

2010

[3] GAERTNER L, SCHOPLER J. Perceived ingroup entitativity

and intergroup bias: an interconnection of self and other [J].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8(28): 963-980.

[4] DASGUPTA N, BANAJI M R, ABELSON R P. Group entitativity

and group perception: Associations between psysical features and psychological judgment[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9, 77(5): 991-1 003.

[5] HAMILTON D L, SHERMAN S J. Perceiving individuals and

groups [J]. Psychology Review, 1996, 103: 336-355.

[6] MCCONNELL A R, SHERMAN S J, HAMILTON D L. On-line

and memory-based aspect of individual and group target judgment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4, 67: 173-186.

[7] MCCONNELL A R, SHERMAN S J, HAMILTON D L. Target

entitativitity: implications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bout individual and group targets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7, 72(4):750-762.

[8] LICKEL B, HAMILTON D L, WIECZORKOWSKA G, et al.

Varieties of group and the perception of group entitativity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0, 78: 223-246.

[9] LICKEL B, RUTCHICK A M, HAMILTON D L, et al. Intuitive

theories of group types and relational principles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06, 42:28-39.

[10] SHERMAN S J, CASTELLI L, HAMILTON D L. The spontaneous

use of a group typology as an organizing principle in memory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82(3): 328-342.

[11] ABELSON R P, DASGUPTA N, PARK J, et al. Perceptions of

the collective other [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998, 2:243-250.

[12] CASTANO E, YZERBYT V, BOURGUIGNON D. We are one

and we like it: the impact of ingroup entitativity on ingroup identification [J].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3, 33:735-754.

[13] CASTANO E, YZERBYT V, PALADINO M P, et al. I belong

therefore I exist: ingroup idengtification, in group entitativity, and ingroup bias [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4] JOHNSON A L, CRAWFORD M T, SHERMAN S J.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n group memberships: differential need fulfillment in a group typology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6, 42: 707-719.

[15] HOGG M A, SHERMAN D K, DIERSELHUIS J, et al.

Uncertainty, entitativity, and group identification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07, 43: 135-142.

[16] SANI F, TODMAN J, LUNN J. The fundamentality of group

principles and perceived entitativity[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05(41): 567-573.

[17] STANGOR C, LANGE J E. Mental representations of social

groups: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stereotypes and stereotyping [J]. Advance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94, 26: 357-419.

[18] BREWER M B, HARASTY A S. Seeing groups as entities: the role

of perceiver motivation[M]// Sorrentino, E T Higgins. Handbook of motivation and cognition, New York:Guilford Press, 1996.

[19] YZERBYT V, ROCHER S, SCHADRON G. Stereotypes as

explanations: a subjective essentialistic view of group perception [M]// SPEAR R, OAKES P J, ELLEMERS N, et al.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stereotyping and group life, Cambridge, MA: Blackwell, 1997: 20-50.

[20] YZERBYT V, CORNEILLE O, ESTRADA C. The interplay of

subjective essentialism and entitativity in the formation of stereotypes [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001,5(2):141-155.

[21] CRAWFORD M T, SHERMAN S J, HAMILTON D L. Perceived

entitativity, stereotype formation, and the interchangeability of group member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83(5):1076-1094.

[22] JULIE SPENCER-RODGERS, WILLIAMS M J, HAMILTON

D L, et al. Culture and group perception: dispositional and stereotypic inferences about novel and national groups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7, 93(4): 525-543.

[23] RYDELL R J, HUGENBERG K, RAY D,et al. Implicit theories

about groups and stereotyping: the role of group entitativity [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7, 33(4): 549-558.

Upon the Roles of Group Entitativity in Social Cognition

JIA Lei1, LIU Chun-lei2, ZHANG Qing-lin1, 2

(1.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of Southwestern Ethnic Groups,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2. School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Group entitativity, mainly affected by group’s similarity, homogeneity etc., refers to a group that is perceived to be integrated in an identical unit. It is significant to individuals’ social categorization and social cognition, with perceivable effects on group representation, impression formation, social identification, stereotype, etc. Key words: entitativity; group categorization; impression formation; social identity; stereotype

(责任编辑 赵 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